【時間】:1808
拜倫著名的抒情詩歌作品。此詩創作于1808年,后收入《1816年詩集》。詩中以內心獨白的形式,撫今追昔,描寫了失戀者的情感和心理,語言優美,熱情洋溢。關于詩歌所描寫的對象,即拜倫的戀人,批評家歷來見解不一。有的認為是他在哈羅公學時的男同學。當時在英國的學校里流行由低年級的學生為高年級學長服務的傳統,為拜倫服務的是一位年輕的貴族子弟,據說與詩人有著親密的關系。另一些人則認為詩中所說的戀人是瑪麗·安妮·喬華斯,是詩人在哈羅公學讀書時傾慕的女子。拜倫在社交生活方面以放蕩不羈聞名,不僅同許多女性,還同不少男性關系曖昧,因此人們才會對詩歌中戀人的身份猜測紛紛,沒有定論。詩人和他的愛人之間保持著一種秘密的親密關系,正如詩中所說,“沒有人知道我熟識你”。詩歌開頭回憶了和愛人分手時的情景,從戀人蒼白的表情聯想到清晨的寒露,表明了自己凄涼的心情。接下來詩歌暗示了往昔戀人的不忠,做出了讓詩人感到羞辱的事情。最后,詩人對愛人的欺騙表示悲痛,感嘆多年后兩人再相遇時,只能用眼淚無聲地稱呼。全詩分四小節,每小節八行短句,傳達出分離的意境。詩人將一句詩分割成兩句,使詩歌節奏放慢,表達了作者與愛人關系破裂之后的悔恨和悲傷的情緒,在閱讀上產生一種哽咽的效果。整個作品的基調悲哀,節奏緩慢,氣氛憂郁,很明顯詩人還沒有從失去愛人的憂傷中擺脫出來。標點符號的使用也起到了表達詩人心靈破碎的效果,例如用分號、逗號、冒號和破折號將句子隔斷。《想從前我們倆分手》描寫了失戀者的悲傷,揮之不去的憂愁和被戀人背叛后的憤怒心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愛人的失望和對愛情的悔恨。雖然詩歌描寫的是特定的愛情,但這部作品也可以看成是對失去的愛情的追悼。詩歌中有不少地方暗示了死亡,表明了詩人的宿命觀點,認為愛情的失敗就同死亡一樣不可避免。
上一篇:英國《《恰爾德·哈羅爾德游記》》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憤怒的回顧》》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