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卡爾維諾·小鵝》全文|賞析|讀后感
戰后,意大利文學界崛起了一位杰出的新現實主義作家——伊泰羅·卡爾維諾(1923—1985)。他為采錄、編纂、出版《意大利童話》而嘔心瀝血,被稱為“當代的格林”、“意大利的阿法納里耶夫”。卡爾維諾認為藝術形式通俗的民間童話故事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靈魂”。他指出: 孩子們喜愛的情趣盎然的童話作品,不少是利用民間幻想形式寫成的,從普希金到科洛迪無不如此。
《意大利童話》收童話200篇,反映了意大利民眾改善生活條件、改良社會道德的美好理想和愿望,注意保持意大利特色。1980年該書在美國翻譯出版時,被《紐約時報》和《時代周刊》同時評為當年在美國出版的最佳文學作品,評論界認為它可與安徒生和格林兄弟的童話相媲美。
《小鵝》是童話集中的第94篇。這篇童話的采錄者自注中以為是著名的《三只小豬》型的童話,只不過沒有提到另外兩種經不住撞擊的材料蓋成的房子,為了對付力大齒堅的野獸,小鵝一開始就請鐵匠打了一座鐵房子。采錄者還認為“在描述意大利沼澤地區以及候鳥的季節性遷徙方面,這一篇比一般民間童話有著更強烈的動物和地理觀”。自注說到的是這篇童話的次要方面。這篇童話值得贊賞的是老幼咸宜。《意大利童話》中適應低齡兒童閱讀的童話不多,這篇是于低齡兒童最相宜的不多的童話篇章之一。《小鵝》一開始就童話味十足地交代了小鵝獨個留下、離開鵝群的原因,為以后小鵝被迫獨自同狐貍周旋埋下伏筆。接著,她為了得到一間小鐵屋而“錘子每敲一下,她就下一只蛋”,一氣下了二百只蛋,也極富諧趣。后來,就是同狡狐的三次智斗,一個回合比一個回合難對付,但小鵝都能因地、因條件制宜,隨機應變,沉著對敵,直到把一心想吃鵝的狐貍“用套索拴住腦袋”,勒得他“眼睛鼓起來,舌頭也伸了出來”為止。三次智斗中小鵝鉆進大瓜躲避狐貍的細節描寫令人叫絕。這篇童話的故事性對孩子有足夠的吸引力,小鵝與狡狐的智斗中,讓讀者小勝小快,大勝大快,最后把狐貍勒死則可令孩子們為之雀躍。
·韋葦 ·
小鵝
從前,有一群小鵝跑到沼澤地去下蛋。跑到半路上,有一只小鵝停了下來。“好姐妹們,你們別管我,繼續往前走吧。我得馬上下蛋,恐怕沒法趕到沼澤地了。”
“忍耐一下!”
“堅持一下吧!”
“別離開我們!”
可是小鵝主意已定,她們也只好和她擁抱、道別,答應在回來的路上見面。小鵝說罷,便走進了樹林。在一棵老橡樹下,小鵝用干樹葉壘起一個窩,下了第一只蛋。隨后,她去找些鮮嫩嫩的草兒和清粼粼的水來做午飯。
日落時分,她回了窩,可是鵝蛋沒有了。小鵝好心疼喲。第二天哪,她打定主意到橡樹上去,在樹杈上平安地下了第二只蛋。接著,她從樹上下來,對自己這種做法感到得意,然后像前一天那樣出去找吃的東西。可是呀,當她回來時,鵝蛋又不見了。小鵝心想: 準是樹林里的狐貍吃了我的蛋。
于是,她到附近的鎮上去,去找鐵匠。
“師傅,您能幫我造一間小鐵屋嗎?”
“要是你愿意給我二百只蛋的話,可以呀。”
“好吧,替我在這兒放一只籃子,我一邊給您下蛋,您一邊替我造小屋子。”
鵝蹲下來,鐵匠造屋子的錘子每敲一下,她就下一只蛋。當鐵匠敲了二百下時,鵝下了二百只蛋。接著,她從籃子里跳了出來。“師傅,這是我答應給您下的二百只蛋。”
“鵝夫人,這是你的小屋子,全做好了。”
鵝謝了謝鐵匠,把小屋子放在背上,背著它到了樹林里,她把小屋子安置在林中的一片空地上。“對于我的孩子們來說,這地方再好也沒有了。這兒有鮮嫩的草兒可以給他們吃,又有小溪讓他們游水。”于是,她心滿意足地把自個兒關在小屋子里,平平安安地下了最后一批蛋。
這當兒,狐貍來到橡樹下,可發現沒有鵝蛋了。他在樹林里四處尋找,后來他來到空地,看見了小鐵屋子。他心里想:我敢打賭,鵝就住在這里邊。于是,他就敲門了。
“誰呀?”
“是我,狐貍。”
“我不能開門,我正在孵蛋呢。”
“開門吧,小鵝。”
“不,因為你會吃掉我的。”
“不,我不會吃你,開門吧!”
他等候著。
“我警告你,小鵝,要是你不馬上開門的話,
我會爬上你的屋,
跳它一個反步舞,
你的小屋會倒塌,
你呀就會命嗚呼。”
鵝回答道:
“隨你爬上我的屋,
跳你那個反步舞,
我的屋子很牢固,
還會為你來伴奏!”
狐貍躥上屋頂,使勁跺屋頂上每一塊地方。可是,要知道,他越是跺,這小鐵屋就變得越牢固。狐貍一氣之下,跳下來,跑掉了。鵝拍拍翅膀笑了起來。
此后有一段時間,狐貍總是藏在暗處,等待機會。但是,鵝外出的時候,隨時睜著敏銳的眼睛,小心提防著。鵝把蛋孵化成好多好多的小鵝。
一天,響起了敲門聲。
“誰呀?”
“是我,狐貍。”
“你想干什么呀?”
“我來告訴你,明兒早上有個集市。我們一塊兒去好嗎?”
“好哇。你什么時候來叫我呢?”
“隨你喜歡什么時候。”
“嗯,九點左右吧。我不能去太早,我得照料一下我的這些小鵝呀。”
他們像是最要好的朋友似地道了別。狐貍已經在舔嘴唇了,他確信三口兩口就可以吃掉大鵝和這些小鵝了。
但是,第二天拂曉,鵝就起了床,給小鵝們喂好飯,同他們親吻道別,叮嚀他們對誰也不要開門,隨后就出去趕集了。
鐘剛敲過八點,狐貍就來敲小鐵屋子的門了。
“媽媽不在家,” 小鵝們說。
“開門吧,讓我進去!”狐貍命令道。
“媽媽說不要開門。”
狐貍自語道: “我早晚會吃掉你們的。”接著,他大聲問道:“媽媽走了有多久了?”
“今兒一大清早她就出去了。”
狐貍想要知道的就是這話,他撒腿就拚命地追去。可憐的鵝已經買好了東西,正在回家哩。這當兒,她看見狐貍伸著舌頭迎面飛快地跑過來。“啊,我藏到哪兒去呢?”鵝驚恐起來。在集市上,她買了一只大湯鍋。她便把鍋蓋放在地上,自己蹲在鍋蓋上面,然后把湯鍋反扣過來,遮住自己身子。
狐貍突然停住腳步。“哎呀呀,多漂亮的小祭壇子啊! 我想我應該做禱告了。” 他跪在鍋前,口中念念有詞,還像上供似的,留下一枚金幣,隨后就奔跑上路了。
鵝往外探望了一下,啄起金幣,拾好湯鍋,便趕緊回了家,親吻她的孩子們。
這會兒,狐貍在集市上四處尋找鵝,可是到處找不到她。“她準在這兒,因為我在路上沒碰到過她呀。”他說著,重新尋找起來。集市已經散了,做買賣的人已把他們沒賣掉的貨物收拾好,收起了攤子,可是還不見鵝夫人的蹤影。“又給她溜掉了。”
他餓著肚子,來到鐵屋子前,敲門。
“誰呀?”
“是我,狐貍。你為什么不等我呀?”
“天太熱了。再說,我想我會在路上碰到你的。”
“可是你是走哪條路回家的呢?”
“只有一條路呀。”
“那么我們怎么會走到岔路上去的呢?”
“我們沒有走到岔路上去,當時我在小祭壇里……”
狐貍惱羞成怒。“開門,鵝!”
“不,因為你要吃我。”
“我警告你,鵝,
我會爬上你的屋,
跳他一個美妙的反步舞,
你的小屋會倒塌,
你呀就會命嗚呼。”
鵝回答道:
“隨你爬上我的屋,
跳你的笨蛋反步舞,
我的屋子很牢固,
還會為你來伴奏!”
跺呀,跺呀,跺! 他到處跺著,而這鐵屋卻變得越來越牢固。
后來有好幾天,狐貍沒有露面。但是,有一天早晨響起了敲門聲。
“誰呀?”
“是我,狐貍。開門呀。”
“我不能開門,我忙著哪。”
“我特意來告訴你,星期六是趕集的日子。你愿意和我一塊兒去嗎?”
“很愿意。到時來叫我一聲啊。”
“確切地告訴我什么時候來,這樣就不會發生像上一回那樣的事兒了。”
“我們說定七點鐘吧,我不能走得太早。”
“好吧。” 他同意了,然后他們像是最要好的朋友那樣分別了。
星期六清早,天還沒有亮,鵝給小孩子們理理羽毛,給他們拿來鮮嫩的草兒,叮嚀他們對誰也不要開門,然后就走了。剛到六點鐘,狐貍就來了。小鵝們告訴他,媽媽已經走了。這下,他又落在她后邊了。
鵝正在一個瓜攤前閑逛著,這時候狐貍在遠處出現了。于是怎樣逃走成了一個問題。她看到地上有一只特別大的瓜,便在瓜上啄了一個洞,鉆到里邊去。狐貍趕來,在集市里搜尋著鵝。“她也許還沒來到呢,”他說著,側身走到瓜攤前給自己挑選一只最好的瓜。他啃啃這只瓜,咬咬那只瓜,可是嘗到每一只瓜都太苦了,于是他把瓜都推到一邊去,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地上那只特別大的瓜上。“這準是只好瓜!”他高興地叫道,然后貪婪地咬了一大口。事也湊巧,鵝正從這方向張望,見開了一個小口,她便通過小口向外吐了一口痰。
“呸! 這瓜味兒糟透了!”狐貍驚叫著,把瓜滾到一邊。這只瓜順著斜坡迅速地往下滾,在一塊石頭上撞破了。這樣,鵝走了出來,飛也似地回了家。
狐貍在集市里搜尋鵝,直到太陽下山。他回來敲鐵屋子的門: “鵝,你說話不算數,沒去趕集。”
“我確實是去趕集了。我就在那只大瓜里面呀。”
“啊,你又耍了我! 現在你開門!”
“不,因為你要吃我。”
“我警告你,鵝,
我會爬上你的屋,
跳它個美妙老式的反步舞,
你的小屋會倒塌,
你呀就會命嗚呼。”
鵝回答道:
“隨你爬上我的屋,
跳你的笨蛋反步舞,
我的屋子很牢固,
還會為你來伴奏!”
跺呀,跺呀,跺! 可是這鐵屋子紋絲不動。
好些天過去了。有一天,狐貍又來敲門了: “讓我進來,鵝,我們和好吧。為了忘掉過去,我們一起吃一頓豐盛的晚餐吧!”
“好極了,不過我可沒什么你愛吃的東西!”
“我會帶吃的東西來。你只要把它們燒好弄好就行。” 為了證實自己說的話,狐貍跑了一趟又一趟,帶來了臘腸、香腸、乳酪和偷來的雞。結果,鐵屋里邊堆滿了吃的東西。
吃晚餐的那一天到了。狐貍為了讓肚子盡量餓一些,已經兩天沒吃東西了。他當然不是想吃乳酪和臘腸,而是想美美地飽餐一頓大鵝和小鵝。他來到鐵屋子前,嚷嚷道: “你準備好了嗎,鵝?”
“好啦,隨你什么時候來吧,一切都弄好啦。不過,我想你只能從窗戶里鉆進屋來了。我們那只放著吃食的大桌子,把門口的道兒全給堵上了,我沒法兒開門啦。”
“沒關系。問題是我怎么能爬到窗上去。”
“我會放下一根繩子,你用繩套套住你的頭,然后我把你拉上來。”
狐貍迫不及待地想吃鵝,便用繩套拴住腦袋,根本沒注意到這是個活結。鵝開始把他拉起來。活結拉緊了! 狐貍越是掙扎,套索就勒得越緊,他就越透不過氣來。最后,狐貍的眼睛鼓了起來,舌頭也伸了出來。可是,鵝還有點兒不放心,她又松開繩子,狐貍摔到地上。這下,狐貍確實死了。
“喂,孩子們,”她說著,開了門,“來,吃鮮嫩的草兒,到小溪里去游水吧。” 于是,小鵝們走出了屋子,玩耍起來。
一天,鵝聽到一陣喧鬧聲和撲打翅膀的聲響。這是鵝群從沼澤地返回來的季節。“但愿這是我的姐妹們!”她跑到路上,
看見了一群鵝,后邊跟著都是新出生的小鵝。她們像是親姐妹似的,相互親熱了一番。鵝跟她們說了她跟狐貍斗爭的那些驚險事兒。姐妹們非常喜歡這鐵屋子。她們都上鐵匠那兒去,給她們每人造一間鐵屋子。一直到今天,有一片空曠地帶仍有一座鎮。她們個個都住在小鐵屋子里,過著平安的日子,不怕狐貍來侵犯。
(劉憲之譯)
上一篇:《【德】·路德·家鼠和野鼠》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意】·科洛迪·木偶奇遇記》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