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抵抗是通過自身受難而獲得權利的一種方式;它與武力抵抗相反。當我去做一件有違于我的良知的事時,我的力量來自我的靈魂。舉例來說,政府通過了一項牽扯到我的法令,我不喜歡它,要迫使政府取消這項法令,如果采取暴力的話,我用的可謂肉體上的力量;如果我不遵守這項法令,寧愿接受違法的懲罰,我用的是靈魂上的力量。它包括自我的犧牲。
人人都承認自我的犧牲在所有的奉獻中是最崇高的。再者,如果這種力量運用于被證明是不正確的事業時,也只是運用它的人受苦,他不至于使別人為他的錯受苦。至目前為止,人做的很多事最后被證明是錯誤的。沒有人敢聲明他絕對正確或是他認為某件事錯了便絕對錯了,只要他慎重地思考一下,其中道理不言自明。因此,我們面臨的問題是,不去做我們認為是錯誤的事,為此磨礪自己,不管后果如何。這是運用靈魂上的力量的關鍵。
除非經受過肉體上的苦難訓練,否則很難成為一個消極抵抗者。一般說來,隨著肉體已被嬌養得很虛弱,居住于肉體的心靈也已虛弱,如果沒有心靈上的力量,靈魂上的力量便無從產生。我們必須擺脫童婚制和奢侈的生活來改善我們的身體狀況。如果我去要求一個身體上萎弱不堪的人去面對大炮的炮口,那我自己便會成為一個笑柄。做一個消極抵抗者很容易,同時也很難。我知道一位14歲的少年成了一個消極抵抗者;我還知道病人在做著類似的工作;同時我還知道身體上強壯或是處于別的幸福之中的人們無力成為一個消極抵抗者。大量的經驗之后,在我看來那些想以消極抵抗來服務于國家的人必須保持完美的節操,居貧守窮,追求真理,培養無畏的精神。
節操是一種偉大的德行,沒有節操,心靈不可能達到必要的堅定不移的高度。一個沒有節操的人會失卻毅力和偉力而變得懦夫一般柔弱。一個人的心靈被肉欲束縛以后他便不能做出任何偉大的努力,這可以被無數的事實所證明。那么,一個結了婚的人該怎么辦呢?這問題自然產生了;雖則如此,也還是需要節操的。夫妻沉醉于熱情之中,這方面至少是一種肉體上的縱欲。這種沉迷是嚴厲禁止的,除非是為了子孫的延續。但對一個消極抵抗者來說,即使是這種非常有限的沉迷,也是不得不避免的,因為當下不是渴求子孫的時候。因此,一個已婚的男子能夠保持節操,這個問題毋需做過多的論述。還有別的一些問題: 一個男人怎樣說服他的妻子呢?她的權利是什么?等等。然而渴求加入一項偉大工作的人一定能解除他們自己的困惑。
正像存在著保持貞操的必要性一樣,守貧也是必要的。金錢企求和消極抵抗是不能并容的。這并不是要有錢的人把金錢扔掉,而是要他們對金錢冷漠。他們必須做好寧可舍棄最后一分錢也不放棄消極抵抗的心理準備。
在我們討論的過程中,曾把消極抵抗描述為真理的力量,因此,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地遵守真理。與此相關,一個人是否不能撒謊以求解救等科學問題就出現了,但這些問題只對那些想為撒謊辯解的人才存在。那些每時每刻都在追尋真理的人不會把自己置于這樣的窘境中,而且,即便那樣的話,他們也能從那種錯誤中走出來。
如果沒有無畏的精神,消極抵抗便不可能繼續。那些一心一意在消極抵抗的道路上前進的人,在錢財、虛榮、親戚、政府、身體折磨、死亡等各個方面都是無畏的。
這些原則不能因為困難而放棄。人天性中有能力面對他可能遭遇到的各種困難或磨難。我們應該具備這些優良的品質,哪怕你是一個不愿加入非暴力隊伍中的人。無疑,那些在武裝斗爭中鍛煉自己的人也多多少少應該具備這些品質。并不是人人都能成為為理想而奮斗的戰士。要想成為戰士,就應該嚴守貞操,樂于貧窮。一個沒有無畏精神的戰士是難以想象的。我們可能想到他不必嚴守真理,但是,嚴守真理的品質和無畏的精神是不可分割的。假如一個人放棄了真理,他必定是出于某種形式的恐懼。如此,我們便不會對上述的四種品質感到可怕。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個使用肉體之力的人不得不具備很多別的無用的品質,而消極抵抗者則根本不必。你會發現,一個持劍的人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害怕;否則的話,劍便會從他的手中扔掉,因為他不需要利劍。當一個拄杖的人忽然面對獅子時,他本能地會舉起武器來自衛。當他心中沒有獅子時,他才知道以前自己只是侈談無畏,這時他便會放下拐杖,發現自己擺脫了恐懼。
(石海峻 譯)
【賞析】
1948年1月30日,印度國大黨領袖、民族解放運動著名領導人、享有“圣雄”稱號的甘地在德里做晚禱時,被印度教極右分子開槍暗殺,終年79歲。殺害甘地的刺客納特胡拉姆-戈德塞是印度教的一個極端派別的成員,該派別完全拒絕甘地發出的善意、和平與愛的呼聲。作為“非暴力抵抗”的首創者,甘地最終殉難于槍彈的暴力之下。當時,有不少人得出結論說: 非暴力主義是軟弱的、無效的,注定要失敗的!甘地的結局就是最好的例子!
甘地失敗了嗎?他用生命去實踐的主張是軟弱的、無效的嗎?當然不是!甘地比印度歷史上任何一位領袖都動員了更多的民眾,他用最少的人命犧牲贏得了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的獨立運動的成功。他以最低的代價(或曰傷亡率),以和平的方式,摧垮了一個統治方式最有效的殖民帝國的長期統治。他那瘦骨嶙峋的身軀包含著的精神力量之偉大,使得那個作為世界霸主的敵人也為之肅然起敬,不但多次把他從階下囚尊為座上賓,而且至今把他的塑像同諸多英國偉人一同安放在倫敦的蠟像館中。甘地不但成為印度的偉人,也成了世界的偉人,他的思想和典范作用不但屬于印度,更屬于全人類!
《消極抵抗》一文是甘地針對自己所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做出的精辟論述和熱烈號召。消極抵抗,按照甘地自己的解釋,“是通過自身受難而獲得權利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恰恰站在了武力抵抗的反面,這種抵抗是徹底非暴力的。美國政治學大師羅爾斯在其代表作《正義論》中,將“非暴力反抗”定義為“一種公開的、非暴力的,既是按照良心的、又是政治性的違反法律的行為”。羅爾斯對這一定義的解釋如下: 1。 它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違法行為,雖然這種行為是出自良心,但必然以違抗法令為基礎。2。 它是一種政治性行為,是向擁有政治權利的多數提出來的政治要求。3。 它是一種公開的行為。4。 它是一種非暴力的行為,是在忠誠法律的范圍內(雖然是在這范圍的邊緣上)對法律的不服從。這種忠誠是通過公開、和平以及愿意承擔違法的后果來體現的。
非暴力主義者用以抵抗法律的武器是自我犧牲。甘地認為“自我的犧牲在所有的奉獻中是最崇高的”,而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消極抵抗者”,除了要能承受肉體上的苦難外,還“必須保持完美的節操,居貧守窮,追求真理,培養無畏的精神”。“節操是一種偉大的德行,沒有節操,心靈不可能達到必要的堅定不移的高度。”甘地認為,要想保持節操一定要克服肉欲的束縛,而不得有任何程度的沉迷。像保持節操一樣,守貧也是必要的,“金錢企求和消極抵抗是不能并容的”,人們必須時刻保持著對金錢的極大漠視。消極抵抗作為人們心中“真理的力量”,要求所有參加者也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地遵守真理”,杜絕任何形式的撒謊行為,因為自己的謊言會很容易成為敵人的武器。而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具有無畏的精神,“如果沒有無畏的精神,消極抵抗便不可能繼續”。這種精神之力在甘地心中有著比肉體之力更強大的力量:“一個使用肉體之力的人不得不具備很多別的無用品質,而消極抵抗者則根本不必。”“一個持劍的人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害怕;否則的話,劍便會從他的手中扔掉,因為他不需要利劍。當一個拄杖的人忽然面對獅子時,他本能地會舉起武器來自衛。當他心中沒有獅子時,他才知道以前自己只是侈談無畏,這時他便會放下拐杖,發現自己擺脫了恐懼。”這才是一個戰士、一個消極抵抗者真正的品質,這些品質絕不會因為困難而消磨。
(柳棋文)
上一篇:濟慈的夜鶯 [阿根廷]博爾赫斯
下一篇:游隼和鴿子 [秘魯]略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