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妙蓮閣》原文與賞析
張舜民
休論雪竇與云峰,且看天臺劍戟叢。
萬水千山來閣上,一花六葉現池中。
誰將色界填空界,不離香風席祖風。
有底妙蓮談不盡,卻成賦筆與興翁。
這是一首談佛而實辟佛的詩。妙蓮閣,當是天臺宗佛教的一處寺院,詩人來游,不免與僧人談說佛理。想不到半日僧話,竟凝成了尖銳的諷刺。
雪竇云峰,既是兩位高僧的法號,又具有字面高寒迷茫的含意。首聯說,撇開不著邊際的高談,且來看看 “劍戟叢”般天臺宗的歷史。說天臺宗是“劍戟叢”,起碼有兩重含意。一是傳法之人的爭權奪利。天臺一宗,是中國佛教史上建立宗派之始,據記載,始祖為印度龍樹菩薩,南北朝時傳入中國,盛于隋唐,唐末后,天臺宗分裂為山家、山外二派。佛教寺院即僧侶地主階級,各宗派之間和宗派內部為爭正統、爭廟產等等,斗爭十分尖銳。二是所傳之法的故弄玄虛。如天臺宗創始人智顗講主體與客體關系時即典型的故弄玄虛:“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 《摩呵止觀》)
頷聯 “萬水千山來閣上,一花六葉現池中”,是說天臺宗無所不包。天臺宗 “無情有性” 皆具佛理的學說,拓寬了佛性的存在范圍。佛性無所不在,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囊括宇宙,縱貫天人?!耙换~”,兼指天臺宗的傳法世系。
頸聯 “誰將色界填空界,不離香風席祖風”,最具諷刺意味。翻開中國佛教史,隨處可見佛教和政治關系十分密切,天臺宗即突出例子。 如智顗就很有政治活動能力, 與當時陳和隋朝統治者時常來往,隋煬帝楊廣做皇帝前與智顗就是知心朋友, 智顗建立寺院時,陳皇帝指定一個縣的稅收作為經費,僧侶們過著世俗大地主的剝削生活?!吧缣羁战纭?,“香風席 (動詞: 鋪)祖風”,的非虛言。
雖然如此,妙蓮佛理在思想史、文化史、美學史上卻自有其不容忽視的地位和作用,天臺宗、禪宗的佛理對中國士大夫的人生哲學、審美情趣乃至藝術思維都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如超越時空、“三諦圓融”、“一念三千” 的神秘直觀,和詩歌中情景交融、物我兩忘之境就有近似之處。所以舜民詩末聯道:“有底妙蓮談不盡,卻成賦筆與興翁。”佛法、詩理竟能溝通。
《妙蓮閣》簡練而全面地對天臺宗作了評價。其觀點包含著辯證法,剖析的透辟與準確與今天驚人地相似。詩人的遠見卓識,不能不令人拍案稱絕。
上一篇:《妙善公主元神顯化揭榜救義第八》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嫦娥》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