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亞·瑪格達蓮·[德國]赫貝爾》作品提要|作品選錄|賞析
【作品提要】
木匠安東師傅為人正直,恪守著一個傳統社會市民的尊嚴和道德。但他漸漸發覺自己所堅持的那一套越來越不管用了。兒子卡爾喝酒成性,連禮拜也不參加。商人伏爾佛拉姆家中的珠寶被竊,卡爾被指控為偷竊犯并被逮捕。卡爾病重的母親臺萊絲聞聽此消息當即死去,安東師傅感到自己的生命尊嚴和價值都受到了毀滅性的破壞,他暗示自己的女兒必須保持自己的貞節,否則他將“抹自己的脖子”。然而單純的克拉拉在此之前受到自己并不喜歡的書記員列昂哈爾德的引誘,已經委身于他,并懷有身孕。對她而言,唯一的出路就是嫁給列昂哈爾德,但列昂哈爾德看到安東師傅已沒有嫁妝送給女兒,就借安東的兒子卡爾被指控為小偷的機會,寫信同克拉拉脫離關系。盡管她青梅竹馬的好友佛里德里希在這個關頭仍然表明了對克拉拉的愛,但受到父親安東所秉持的貞節觀的影響,克拉拉已無路可退,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結束自己的生命。深愛她的佛里德里希找列昂哈爾德決斗,二人也都斃命。安東看到這一切,深深陷入了迷惘之中:“我再也摸不清這個世界了!”
【作品選錄】
第五場
佛里德里希(上)您好呀!
克拉拉(扶住一張椅子,好像要跌倒的樣子)他!唉,要是他沒有回來過啊——
佛里德里希你父親不在家嗎?
克拉拉不在家!
佛里德里希我帶來一個快樂的消息。您的兄弟——不,克拉拉,我不能用這樣硬的口氣跟你講話;我覺得,桌子也罷,椅子也罷,柜櫥也罷,通通是舊相識,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曾經蹦蹦跳跳地在它們周圍轉過多少次啊——你好呀,你!(他向一只柜櫥點點頭。)你倒沒有什么改變!——我要不趕快改變口氣,像過去那樣叫你“克拉拉”,它們一定會交頭接耳,取笑我這個傻瓜了。如果你不喜歡我這樣稱呼你,那你不妨這樣想: 這個可憐的家伙在做夢呢,我要去叫醒他,我要跑到他面前去而且(做一個挺直身子的姿勢)把身子挺起來,讓他看清楚,站在他面前的已經不再是一個小孩子,——你十一歲那年只有這樣高!(他指一指門板上的一條刻痕。)——而是一個長大成人的女子了。現在即使你把糖放在柜櫥頂上,她也可以伸手拿到了。你該還記得吧?就是這個地方,這座堅固的堡壘,把糖敞開放在那里,我們也毫無辦法。所以每逢有糖放在那里的時候,我們總是拍著蒼蠅玩,因為看見蒼蠅興沖沖地飛來飛去,我們很不服氣,我們自己拿不到手的東西,決不甘心讓它們來享受。
克拉拉我還以為一個人精通了幾百本、幾千本書以后,是會忘掉這樣的事情的呢。
佛里德里希也會忘掉的!當然,抱著茹斯蒂尼安和加茹斯什么不會忘掉啊!那些極力反對念A B C的人,自然有他們的道理;他們有這樣的一種想法,只要他們不識字,圣經就永遠不會來麻煩他們了!看看大人們怎樣引誘這些無辜的孩子學字的情形,真是可恥。他們把一張畫了一只紅雞和滿筐雞蛋的畫指給他們看,于是他們自然而然地說一聲: A!接著就不停地像滾山坡一樣地一直讀到Z,這樣越讀越多,直到他們讀到法典文獻的時候才驚嘆不已,原來那該死的二十四個字母開頭給他們湊成的雖盡是些像櫻桃和玫瑰一類又甜又香的字句,現在卻把他們勾引到遍地荊棘的深林里去了!
克拉拉以后又怎樣呢?(心不在焉地完全不感興趣的樣子)
佛里德里希氣質不同所走的路也就不同。有些人搞通了。通常要三年到四年通過了大森林,又重新見到陽光,雖然他們因此變得又瘦又蒼白;可是,我們不應該怪他們。我就屬于這一類。另外一些人在深林里面躺下了,他們原不過想休息休息,可是能重新再站起來的卻很少。我自己認識一個人,他已經在“朱麗葉法典”的樹蔭底下喝了三年啤酒,他是因為這個名字的緣故選上了這個地方的。這個名字喚起他許多愉快的回憶。還有另外一些人則到了絕望的地步,于是回頭跑掉。這是最蠢的一些人,他們不知道他們逃出了這個森林,也只能進入另外一個森林。還有一些人更可怕,他們根本沒有個了期!(自言自語)一個人心中有事,又不知如何開口的時候,就什么都胡扯起來了!
克拉拉今天一切都是愉快的,活潑的,因為天氣好的緣故!
佛里德里希是的,這樣的天氣連貓頭鷹也得從窠里掉下來,蝙蝠也得自殺,因為它們惋惜它們是魔鬼造出來的。田鼠在地底里挖得太深找不到回頭路,要是挖不到地球的另一面,在美洲重新出現的話,就只好悲慘地悶死在地里面。今天每一支麥穗都要伸長一倍,每一朵罌粟花都要開得比平常紅上一倍,如果不夠紅,也會因為害羞變紅的。人類難道應該落后嗎?難道我們應該付給上帝的一份利息,反映和贊美這一切光輝事物的一副愉快的面孔和一雙明亮的眼睛,也賴掉不給他嗎?的確是這樣,當我早上看見那些要死不活的懶蟲從他們門口摸出來,皺起眉頭,望望天空,好像他們望著的是一張吸水紙的時候,我常常想: 馬上就要下雨了;為了免得看著那些怪臉生氣,上帝只得放下雨幕。這些家伙實在應該作為娛樂集會的搗亂分子,作為收獲時期天氣的破壞分子送到法庭去吃官司。這么一來,除了好好活著以外,你還應該怎樣對你的生活表示感謝啊?小鳥呀,歌唱吧,不然的話,你就要辜負了一副美麗的歌喉!
克拉拉唉,這番話的確是千真萬確,一點也不錯——我聽了真想立刻放聲痛哭!
佛里德里希這并不是指你一個人說的,這八天以來你比平常更覺得悶氣,我非常了解;因為我知道你父親的為人。可是感謝上帝,我可以使你重新快活起來,我今天到這里來,就是為了這個緣故。你在今天晚上又可以和你的兄弟見面了,而且應該受人指責的不是他而是那些把他關到牢里去的人。這個消息值得一個吻嗎?假如不許是另一種性質的,就算是姊妹般的吻吧,可以嗎?再不然,我們來捉一次迷藏也可以。如果我十分鐘之內捉不到你,我不但放棄那個吻,而且可以讓你打我一記耳光。
克拉拉(自言自語)我覺得我一下子就老了一千歲,而且時間也不走了,我不能后退,也沒法前進。唉,釘牢的太陽光啊,我周圍的一切活潑氣象啊!
佛里德里希你不回答我。不錯,我忘了,你是人家的未婚妻呢!姑娘啊,為什么你這樣對待我!可是——我有什么權利來抱怨呢?她好比一切愛和善,因此一切可愛和善良的東西都應該引起我對她的想念,可是這些年來,我心目中好像沒有她存在一樣,因此她才——就算是這樣吧,至少應該是一個叫人尊敬的家伙才對!可是這個列昂哈爾德——
克拉拉(一聽見這個名字,突然地)我必須去找他——真的,我不再是小偷的姊姊了——天啊,我還有什么愿望呢?列昂哈爾德就要而且一定要——是的,除非他是魔鬼,于是一切都會恢復原狀!(戰栗地)恢復原狀!(向秘書)不要見怪,佛里德里希!——為什么我兩條腿一下子變得那么沉重?
佛里德里希你要——
克拉拉我要找列昂哈爾德去,除了他那里我還有什么地方可去呢?我在這個世界上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佛里德里希你這樣愛他嗎?那就——
克拉拉(暴怒)愛他?我只有嫁他,否則就是死!我選中了他,你覺得奇怪嗎?要是我只為我自己打算,我才不會選他呢!
佛里德里希不嫁他就是死?為什么,克拉拉,這是絕望的說法。難道——
克拉拉不要把我逼得發狂吧!再不要提起絕望這個字!你!我愛的是你!我說了!我說了!我向你大聲說了。我好像已經走到了墳墓那一邊。那邊的人,通通是赤裸裸地、哆嗦地身挨著身摸索過去,誰也不會臉紅,因為他們和上帝接近,彼此之間根本忘懷了!
佛里德里希愛我嗎?始終還愛我嗎?克拉拉,我在外面花園里看到你的時候,我就料到了!
克拉拉料到了?唉,他也同樣料到了!(聲音低沉,好像是一個人在那里似地)他跑到我面前!“不是他就是我!”唉,我的心,我那該受詛咒的心啊!為了向他,向我自己證明,不是那么回事,或者是為了堵死這樣的念頭,我才做下我現在——(大哭)上帝呀,假如我是您,您是我,我就要憐憫我了!
佛里德里希克拉拉,做我的妻子吧!我到你這里來,就是為了再一次依照老規矩來看你。萬一你不了解這副眼色呢,我早就會一言不發,走開完事。現在我要向你獻出我的一切,我自己以及我所有的一切。說少吧,那當然少,可是還可以增加的。我早就想來的,偏偏你的母親病了,不久又死了。(克拉拉瘋狂地笑。)鼓起勇氣,克拉拉!你答應過他,所以你有點害怕。當然那是非常麻煩的事。你怎么可以——?
克拉拉啊!你再問下去吧,問明白這一切是怎樣湊在一起,使一個不幸的女子發瘋的吧。自從你上了大學,從來沒有給過我一封信,四面八方都嘲笑和譏諷起我來了。“她還在想他哩!——她以為,兒戲可以當做正經的!——她收到他的信沒有?”——不久媽媽就說:“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吧!高傲總要倒霉的!列昂哈爾德實在是個很好的人,你為什么老是看他不起,大家都覺得奇怪呢。”同時我自己也起了疑心: 你既然把我忘了,我就——天啊!
佛里德里希是我錯了,我知道。現在,雖然困難,倒不見得就毫無辦法。我設法去把你答應過的話收回來。也許——
克拉拉唉,收回我的話嗎——你看!
她把列昂哈爾德的信扔給他。
佛里德里希(念)我是一個會計員——你的兄弟——賊——非常抱歉——為了顧全我的職位,不得不——(向克拉拉)這是他在你母親死的那一天寫給你的嗎?他在信里還表示對她的突然逝世的吊唁!
克拉拉是的!就在那一天。
佛里德里希該死的東西!慈愛的上帝啊,在你創造世界的時候從你手指縫里溜走的貓呀蛇呀以及其他孽種給魔王看中了;他于是照你的辦法去造它們,可是他比你更會替它們裝扮,他給它們披上了人皮,于是它們就跟人類混在一起了,只有在它們抓人、咬人的時候,人才認得出它們的真面目!(向克拉拉)既然這樣,那就再好沒有了,(想去擁抱她)來吧,我們永遠在一起!憑這一吻——
克拉拉(倒在他懷里)不,我們不能永遠在一起,只是為了我不致摔倒,不許吻我!
佛里德里希克拉拉,你不愛他,你就已經收回你的話了——
克拉拉(聲音低沉,重新站起來)但是我必須去找他,我必須向他跪下,哀求他說: 請看我年老的父親的分上,娶了我吧!
佛里德里希不幸的人啊!要是我聽懂你的意思,你已經——
克拉拉是的!
佛里德里希是大丈夫就不能放過他!對著一個應該唾罵的家伙,反而不得不向他低頭嗎?(緊緊抱住克拉拉)可憐的人啊!可憐的人啊!
克拉拉現在走吧,你走吧!
佛里德里希(自言自語地沉思)既然他知道,或者就把這只狗的命干掉吧!只要他有勇氣!只要他敢出來!只要能夠逼到他答應!至于中他一槍,在我是不成問題的!
克拉拉我求你!
佛里德里希(邊走邊說)只等天黑!(又回轉身,拉住克拉拉的手)克拉拉,你站在我面前——(他轉身走開。)換上別的成千上萬的女子一定會機警地、狡猾地把秘密隱瞞,到了甜蜜的忘情的時候才會湊近男人的耳朵說出來!我知道,我對你欠下了什么債!(下)
第六場
克拉拉(獨白)關上吧!我的心啊,關上吧!緊緊地把自己關上吧,一滴血也不要讓它流出來,把我那快要熄滅的生命重新燃燒。在您身上又有一件好像是希望一樣的東西生長起來了!現在我才覺察到!我先以為——(微笑)不行,是大丈夫就不能放過他!假如——你自己就可以輕易放過他嗎?你會有勇氣去握那一只——的手嗎?不,不,你不會有這樣沒出息的勇氣!即使有人愿意從外面來打開你地獄的門,你也該從里面把門關緊——你是永遠——唉,痛苦為什么有時要放松一點,為什么不永遠把人折磨下去,為什么偶然要歇一歇呢?因為這個緣故才顯得格外長久!受折磨的人因為折磨他的人停下來換一口氣就以為他可以休息了,一個掉下水的人剛剛冒出頭來換一口氣,又被浪濤打下去。這種暫息是沒有好處的,因為后來所得到的,只是加倍的痛苦,現在怎樣了,克拉拉?是的,爸爸,我去,我去!你的女兒不會逼你去自殺的!我不久就是那個人的老婆,或者——上帝啊,不!我乞求的并不是幸福,我乞求的是痛苦,最深重的痛苦——您是會把我的痛苦給我的!走吧,——那封信在哪里?(她拿起信。)到他家的路上有三口井——別讓我在井邊停留,你還沒有這種權利呢!(下)
(廖輔叔譯)
【賞析】
由于赫貝爾的戲劇與他生存的時代緊密相關,因此在我國學術界,以往多稱早期的他為“現實主義作家”,但是到了1848年革命之后,他放棄了現實的當下題材,轉而搜尋古代題材,遂稱他從“現實主義撤退”了。
其實,赫貝爾的這種轉變是有其內在的一致性和連續性的。在這部寫作于1844年的《瑪利亞·瑪格達蓮》中,他一方面采用的是現實題材,另一方面,這一題材如它的標題“瑪利亞·瑪格達蓮”所顯示的,又包含了基督教的原型。“瑪利亞·瑪格達蓮”并非女主人公的名字,而是《圣經》中得救的少女的名字,這暗示了作者以宗教的立場對女主人公克拉拉的肯定。因此,問題的關鍵不在于赫貝爾是否“現實主義”作家,而在于他在一個價值劇變的社會執著尋找價值標準的深刻思考。
這里所選擇的片段,是克拉拉同佛里德里希重逢的情景。佛里德里希對克拉拉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因為他們青梅竹馬,更因為佛里德里希在生活中一段時期的缺席影響了克拉拉的情感選擇,而這種選擇又非出自克拉拉本人的真情實感。在此之前,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證明自己與青梅竹馬的法律畢業生、如今回鄉的秘書佛里德里希已沒有任何關系,克拉拉向現任男友——一個拼命向上爬的低等秘書列昂哈爾德,獻出了自己少女的身體。在這出劇本中,少女的身體不但簡單地是一種倫理的象征,而且更被賦予了價值符號的功能,因此,克拉拉及其身體本身便成為兩種價值斗爭的場所,所有的沖突與不幸就注定了要由她用自己的身體來承擔。
克拉拉所要承受的第一種價值在于,她想要追求的幸福的理想對象是青梅竹馬的佛里德里希,而不是列昂哈爾德。從選段開頭佛里德里希的敘述,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兩小無猜,他們幼年時天真而親密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它是他們兩個人內心深處共同的、最甜蜜的回憶和最本真的渴望。對于克拉拉而言,這種感覺是她生命中最美滿的價值所在。而從故事的發展來看,佛里德里希和克拉拉一樣,都保存了這樣的感覺。因此,無論是從作為個體的男女主人公的價值選擇的角度,還是從克拉拉“保守的”父親安東師傅所代表的當時老一代人的社會價值觀來看,他們的結合無疑將是一種理想的價值體現。
這種理想價值,不應當被簡單地理解為保守的價值,而應當被看作啟蒙主義以來的現代潮流的一種體現,其核心就是對個體幸福的追求。在這一點上,現代幸福觀同傳統的幸福觀獲得了交會。因此,佛里德里希才會通過一系列大自然的類比,來贊美人類應當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且他說:“應該付給上帝的一份利息。”這固然不能推導現代的幸福觀念來自上帝的恩賜這個結論,但它至少表明,現代的幸福觀即使在基督教的視角下也有自身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如果說,現代價值為世界提供了新的積極因素和方向的話,那么,傳統宗教所代表的傳統價值則為這一現代價值提供了轉換的基礎。它不再只是一種消極的因素,而是包含了被積極地吸收的可能性。
因此,克拉拉同佛里德里希可能的結合,是一種包容了傳統價值積極因素的現代理想價值的體現,它既能給年輕的個體的生命以完整的幸福,也能給予上一代的傳統價值觀念以安慰,從而實現兩代人和兩種價值觀念之間的平穩過渡與變革。這無疑是現代價值實現的一種理想過程。
但是,克拉拉身上所體現的這種“最完美的”價值,卻永遠不可能實現了,它實際上變成了一種破碎的價值,這才是克拉拉和她(或者赫貝爾)所處的時代最現實的狀態。理想同現實之間不僅是一種差距,而且后者破壞了前者,形成了尖銳的沖突。這種理想價值的破碎,或者它的不可能,既是偶然的個體因素決定的,是傳統價值的消極因素的表現,更是現代價值在全社會中艱難確立的實際過程的表現,因而也是現代歷史形成它自身圖景的展示。
從偶然因素來看,克拉拉的悲劇的起因在于她同佛里德里希之間的誤會。長大成人的佛里德里希成了法律系的大學生,由于他專注于學業,也可能加上青春期的特點,在具體的交往中,他似乎疏遠了克拉拉。對克拉拉及其家庭來說,這種疏遠意味著兩人之間地位差距的擴大,它因而被附加了情感之外的社會因素。正是出于個人情感的猶疑和社會目光的壓力,列昂哈爾德才得以填補了克拉拉的情感空虛。
這種偶然因素背后的必然因素,就是社會性的傳統價值的內在化。我們可以追問,為什么克拉拉要將自己的身體交給她并不喜歡的列昂哈爾德?為什么當她給出自己的身體后,她就不能再成為自己心愛的男孩的女人?問題的核心就在于,它包含了對傳統價值觀的顯在表達。克拉拉的父親一直恪守傳統的宗教道德,對自己的兒子已經失望,女兒克拉拉便成為實現他的價值理想的支柱,因此克拉拉的身體必須保持童貞。
克拉拉的不幸在于,她和她的身體不是由于反叛了傳統價值而被毀滅,而是由于她不恰當地遵從了這一價值觀念而被毀滅。她將身體給予她所不愛的列昂哈爾德,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從交往的角度看,列昂哈爾德是她的男友,她只能同他堅定他們的關系,而不應該同另一個男人交往,這是她的本分,是合乎傳統價值觀念的。盡管同男友或者未婚夫發生身體關系不一定符合傳統價值觀念體系,但它總比更換一個男友似乎更符合自己所處的當前處境。
克拉拉的錯誤在于,“當前的處境”是一種暫時的情境,而傳統價值的有效性必須要體現于一種抽象的體系中,通過抽象的規定來獲得它自身的永恒。克拉拉只考慮了在某一個時段內遵循傳統價值,但她的父親安東卻從更抽象的道德原則來要求她: 她必須在結婚前一直保持著一個結婚前應該有的身體。這個規定是絕對的,是抽象的,它不能隨意地被具體的情境所改變,改變了就是違背了正確的價值。
克拉拉顯然最終接受了這一不言自明的抽象規定,并以之來衡量自己的行為。所以,她才會在面對佛里德里希時痛苦地發出“不嫁他就是死”的呼喊,因為她已經提前將自己的身體給了一個人,因此她只能將自己已經給出的身體繼續給他。只有通過這種方式,她才能夠證明,她的給予并沒有嚴重地違反她愿意遵從的傳統價值,因而才能消除她所犯下的罪過,才能得到自己的寬恕,并且給她的父親以心靈上的安慰。
這樣,愛一個人和屬于一個人被迫分開了。如果說愛一個人,是心靈的自由選擇的話,是現代價值的體現,那么,克拉拉必須嫁給列昂哈爾德,就是對社會習俗的遵從,是傳統價值的體現。
最終,在這部戲劇中,克拉拉死了。因為她只能嫁給列昂哈爾德,哪怕列昂哈爾德不僅不愛她,而且也不在乎她所遵從的傳統價值。當她愛的和愛她的佛里德里希終于明白了克拉拉“不嫁他就是死”的真實含義后,他在聲明了他們彼此相愛的同時,仍然決定去同列昂哈爾德決斗,這既是一個男人為維護己愛的決定,同時也有“能夠逼到他答應”的考量。換言之,劇中的克拉拉、她的父親都在堅定地遵從傳統價值,而且,不可忽視的是,法律系的大學生、克拉拉的愛人佛里德里希也在遵從這一價值體系。他理解克拉拉的決定,并且愿意幫助她實現這一愿望,盡管這扼殺他自身對自由的愛情的渴望和追求。因此可以說,他們共同遵循著因而也維持著傳統價值的存在。唯一無視這一價值的,只是那位年輕的、一味向上爬的低等秘書。傳統價值標準最終占了上風。
從總體上看,這部劇本表達了傳統價值的兩面性。它一方面為新的價值體系提供了穩定的框架,另一方面,傳統價值決定了主要人物的思想與行為,他們或多或少地讓新的價值體系服從傳統的價值體系。這就導致了悲劇的產生。但是,赫貝爾并沒有對傳統價值本身做出全面的質疑,而僅僅對實用主義破壞傳統價值做出了否定。然而,結局又表明簡單地遵從傳統價值并不能讓人獲得幸福。因此,安東,活下來的老一代的代表,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沉思。
因此,赫貝爾展現的是價值變遷的痛苦過程,卻并沒有對價值的最終去向下一個結論。然而,這種不下結論的迷茫,卻要比樂觀地得出結論,更為真實,也更為打動今天的我們的心。
(朱周斌)
上一篇:《瑪利亞·斯圖亞特·[德國]席勒》作品提要|作品選錄|賞析
下一篇:《瑪格麗特·弗萊明·[美國]赫恩》作品提要|作品選錄|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