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與愛情》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作者:[德]席勒
類型:戲劇
背景搜索
本書成書于1782年,作者約翰·克利斯托夫·弗里德利希·馮·席勒(1759—1805)是和歌德齊名的杰出的德國詩人和戲劇家。13歲時,席勒即被符騰堡公國公爵強行送入軍事學院,過了8年囚徒式的生活。然而,這種軍事訓練反而培養(yǎng)出席勒對封建專政的強烈憎恨和對自由的渴望。1782年,其第一部劇本《強盜》在曼海姆劇院上演,未經(jīng)公爵允許,席勒越境觀看,因而被關進禁閉所。席勒不堪忍受,遂逃離斯圖加特,后流寓魏瑪結識歌德,成為德國文化“狂飆突進運動”的領袖之一。《陰謀與愛情》一劇,和席勒在符騰堡公國的生活體驗有關,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性,被恩格斯譽為“德國第一部有政治傾向的戲劇”,是“狂飆突進運動”的杰出代表。席勒的詩作《歡樂頌》經(jīng)貝多芬譜曲,已經(jīng)唱遍全世界,成為音樂寶典。
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廖輔叔翻譯的《陰謀與愛情》,以及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楊武能翻譯的《陰謀與愛情》均是較好的譯本。
內(nèi)容精要
18世紀德意志某公國。宰相瓦爾特的獨子斐迪南不顧門第差異愛上了樂師米勒的女兒露意絲。樂師夫婦不知究竟,深怕女兒被人誘騙,很是緊張。
伍爾穆——宰相秘書也看上了露意絲的美貌,為了排除情敵,向宰相瓦爾特告了密。瓦爾特看穿了伍爾穆的把戲,但他也心中有鬼。為了鞏固自己在宮廷中的地位,他希望斐迪南能夠去娶公爵的情婦彌爾芙特為妻。因為公爵自己剛剛締結了一樁政治婚姻,需要讓心愛的彌爾芙特隱蔽一下,而有個公爵情婦做媳婦,瓦爾特的地位就會堅若磐石。為了各自的卑劣目的,瓦爾特和伍爾穆開始了密謀。
未經(jīng)斐迪南同意,瓦爾特即讓人公布了兒子向公爵情婦求婚的消息,使剛從露意絲處歸來的斐迪南大為惱火。為不失尊嚴,斐迪南仍然如約拜訪了彌爾芙特。他原本想羞辱一下這個特權婊子、高級淫婦,卻又被彌爾芙特突然講出來的個人秘密所震動。原來,彌爾芙特本是一個英格蘭的公主,因宮廷政變而流落異鄉(xiāng)。她被迫做了公爵的情婦,卻并不甘心這種屈辱。她目睹了宮廷的荒淫和統(tǒng)治的殘暴,也曾用女性的魅力去感動公爵以減少更過分的罪行。她暗戀著斐迪南,希望真正的愛情能使自己得救,重回天堂。斐迪南為自己的魯莽而感到愧疚,但對愛情的忠貞仍使他堅決地拒絕了彌爾芙特的感情。
瓦爾特和伍爾穆的陰謀悄悄地進行著。他們派人抓走了樂師夫婦,威脅露意絲說他們隨時會被執(zhí)行死刑,而惟一能解救他們的人就是露意絲:她必須親筆寫下一封給侍衛(wèi)長的情書。為了救父母的性命,露意絲按伍爾穆口授,寫下了幽會的情書。
德國教堂
宰相瓦爾特又讓侍衛(wèi)長故意把信掉到了地下,讓斐迪南發(fā)現(xiàn)“奸情”。果然,心情急躁的斐迪南中了計,為露意絲的不忠氣得發(fā)瘋。彌爾芙特此時已徹底醒悟,不愿再委曲下去。她遣散了仆人,匆匆離開了這個小公國。瓦爾特想告訴斐迪南彌爾芙特已走的好消息,氣頭上的斐迪南根本聽不進去。他怒氣沖沖地跑到露意絲家,質問露意絲的不忠和荒淫。因為受到伍爾穆的恐嚇,露意絲不敢說出實情,仍然違心地告訴斐迪南,那封信是自己親筆所寫。“如果我可以開口,我可以告訴你一些事情——我本來能夠的,——可是,殘酷的命運縛住了我的舌頭也縛住了我的愛。即使你像對待一個下賤的妓女那樣虐待我,我也只好安心忍受”。
已喪失理智的斐迪南卻一點也聽不出來其中的隱情,他在檸檬汁中下了砒霜,逼迫露意絲喝了下去。露意絲中毒倒下,臨死之際,她說出了瓦爾特和伍爾穆的陰謀。斐迪南追悔莫及,喝了剩下的毒藥,追隨露意絲而去。看著親子的尸體,瓦爾特也開始后悔。匆匆趕來的警察帶走了他和伍爾穆。
知名篇章
宰相瓦爾特為了自己的目的不惜拆散相愛的斐迪南和露意絲,以下是第2幕第6場樂師米勒家中的一場戲,父與子、權勢與平等、愛情與陰謀等諸多矛盾沖突在這里交鋒,將故事推至高潮:
斐迪南 (對米勒)爸爸,您把女兒帶走吧——她快暈倒了。
宰相 瞎操心。我還有話問她吶。(對露意絲)你認識宰相的少爺多久了?
露意絲 我從不管什么少爺不少爺。從十一月份起,斐迪南·封·瓦爾特就來家里看我。
斐迪南 來追求她。
宰相 你得到什么許諾了嗎?
斐迪南 就在剛才,當著上帝的面,我給了她最莊嚴神圣的許諾。
宰相 (惱怒地對兒子)蠢材,有得你后悔的!(對露意絲)我等你回答哩。
>露意絲 他起誓他愛我。
斐迪南 而且將信守誓言。
宰相 非要我命令你住口嗎?——你接受他的誓言?
露意絲 (溫柔地)我回報了他。
斐迪南 (語氣堅定地)已結下海誓山盟。
宰相 我非把你這應聲蟲扔出去不可。(惡毒地對露意絲)他可是每次都給現(xiàn)錢,對嗎?
露意絲 (專注地)我不完全明白您這問題的意思。
宰相 (暗暗冷笑)不明白?喏喏!我只是說——操任何營生,俗話說,總有它的搞頭——而你呢,我希望,也不會白白奉送,沒撈好處——或者你想的只是玩一玩?對嗎?
斐迪南 (勃然大怒)混賬!這是什么話?
露意絲 (對斐迪南,莊重而無奈地)封·瓦爾特先生,現(xiàn)在您自由了。
斐迪南 爸爸!德行即使衣衫襤褸,如同乞丐,同樣應該受到尊重。
宰 相 (大笑)可笑的妄想!竟要老子尊重兒子的婊子。
露意絲 (昏倒)天啊!天啊!
斐迪南 (與露意絲同時說,并且拔出劍來刺向父親,半道上卻垂下了劍)爸爸!您原本有權要我把我的生命還給您——現(xiàn)在算清了賬了(插回寶劍)——從此我這個兒子不再欠您任何情!——
(選自《陰謀與愛情》,楊武能譯,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妙語佳句
強迫經(jīng)常使熱戀的人更加鐵心,而從來不能叫他們回心轉意。
閱讀指導
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已經(jīng)使現(xiàn)代人的激情和浪漫變質、凝固,對于會計學知識過分豐富發(fā)達的現(xiàn)代人來說,席勒的《陰謀與愛情》倒顯得更像是“童話”和“傳說”。當然,這是僅就斐迪南“愛的純粹、愛的激情”而言:他竟然為了一個琴師的女兒,放棄所有升官發(fā)財、飛黃騰達的機會!
在戲劇的結尾,是激情的斐迪南和悲情的露意絲余溫尚在但卻漸漸冰冷的尸首,愛的童話最終在現(xiàn)實的荊棘里破碎了。這使全劇在根本上成為一出悲劇,一出愛而不能得其所愛的悲劇。
斐迪南、露意絲的愛情狂飆,使這出悲劇避免了沉悶和悲戚。在他們愛的告白、愛的宣言里,愛被置放在了最神圣最高尚、最純粹的祭壇上,功名、利祿、榮譽以至于生命本身都位居其下,下而再下。他們的愛情并不因其失敗而死亡,相反,他們?yōu)閻鄣膴^斗、為愛的犧牲弘揚了愛的威名。
激情的勝利是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鮮明特征之一。這也同時表現(xiàn)在那個神秘的貴夫人彌爾芙特身上。斐迪南的愛,驚醒了她體內(nèi)沉睡的愛的激情,使她遏制了嫉妒、虛榮、奢靡的慣性,猛然向獨立、質樸、善良的德性復歸。激情甚至在最后也驚醒了殘酷無情的父親,使其面對自己的罪惡和死去的親子深深懺悔。
“激情”的目的是自由,為此它要沖破重重束縛和壓制,斐迪南與露意絲的愛情悲劇突出了兩個主題:第一,自由愛情對封建等級制和婚姻交易的反抗;第二,婚姻愛情之外的社會正義主題,這一主題在婚戀主題之中的展開,豐富了戲劇的文化內(nèi)涵和政治重量。伍爾穆和瓦爾特的陰謀,暴露了小公國政治的骯臟內(nèi)幕和宮廷朝臣的丑惡嘴臉;而公爵為了討取情婦的歡心,竟不惜用數(shù)千人的生命去換取一粒寶石的細節(jié),則揭露了其時封建專政的腐敗。有意思的是在戲劇結尾,作者安排了壞人遭報應、受懲罰的正義結局,讓法警帶走了罪惡狡詐的伍爾穆和瓦爾特。在此之前,彌爾芙特也發(fā)出了致公爵大人的告別信,和罪惡揮手告別。這實在是德國文化的“狂飆”影響所致。
閱讀建議
《陰謀與愛情》是古典戲劇的典范之作。全劇情節(jié)跌宕、對話精彩、結構緊湊,加之夸張的激情言語,對讀者和觀眾來說,都會產(chǎn)生強烈的沖擊力。此劇可看、可讀、可朗誦、可表演。
上一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雪國》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