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鳥》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作者:[澳大利亞]麥卡洛
類型:小說
背景搜索
本書成書于1977年??剂铡溈迨前拇罄麃喼骷?。1937年出生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西部,她是澳大利亞僅次于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帕特利克·懷特的著名的作家。她多才多藝,除了小說,還有傳記、散文、雜文和音樂劇。她的長篇小說《荊棘鳥》自問世以來,不僅走紅美國,而且迅速風靡世界,被改編成電影、電視連續劇等。作者還應有關方面的邀請,與作曲家合作,親自將《荊棘鳥》改編成面向德語觀眾的音樂劇。時至今日,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小說原作,仍打動著億萬讀者和觀眾的心。
就其所引發的巨大熱情和持久不衰的影響,只有半個世紀前,美國作家米切爾的長篇小說《飄》能與之媲美。
由譯林出版社出版,曾胡翻譯的《荊棘鳥》是較好的譯本。
內容精要
1915年12月8日,梅吉·克利里度過了她最愉快的第4個生日。梅吉一家原來住在新西蘭,全家惟一的生活來源是父親替別人剪羊毛,可偏偏就在這一年,父親失業了。在一家人的生存瀕臨絕境時,梅吉在澳大利亞的姑媽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準備讓他們去繼承遺產。梅吉一家就高高興興地上路了,經過一路的奔波之后,他們來到澳洲大陸的德羅海達。梅吉的出現,立即引起當地神甫拉爾夫的注意,他非常喜歡這個小女孩。實際上,拉爾夫是愛爾蘭人,他是被天主教會派來擔任教士的,很想在教會中大干一番,爭取謀個重要職務,由于政治上和經濟上沒有靠山,直到30多歲還一事無成。梅吉的姑媽是當地最富有的孤孀,拉爾夫有意識地跟她交往,以求對自己的升遷有所幫助。
梅吉一家很快適應了這里的新生活,并且跟拉爾夫神甫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隨著梅吉年齡的增長,拉爾夫跟她的感情也不斷加深。這一切都被梅吉有些乖戾的姑媽看在眼里,恨在心上,決心找機會報復。在梅吉17歲的時候,姑媽因年老,不久將告別人世。死之前,她將一封信交給拉爾夫,囑咐他,只能在她被埋葬后,才能拆開,并且要他起誓,拉爾夫答應了她的要求。當拉爾夫拆開信的時候,被信中所講的情況驚呆了,梅吉的姑媽在信中講道:她有1300萬英鎊的財產,原來曾立了一個遺囑,財產由梅吉一家來繼承?,F在決定廢除以前的遺囑,立下這個新的遺囑,由于拉爾夫神甫的勤奮工作和良好表現,愿將這筆財產全部獻給天主教會,由拉爾夫永遠管理和使用,梅吉一家可以繼續住在這里,但工資由拉爾夫決定支付。拉爾夫在看完信后,陷入了十分矛盾的境地,他完全可以將這個任何人都不知曉的新遺囑付之一炬,讓梅吉一家成為財產的合法繼承人,這從他與梅吉的感情而言,是合情合理的;但從他想在教會中有所作為這一點來看,放棄這筆財產,也就永遠放棄了晉升的希望,心里成了良心與魔鬼斗爭的戰場,最后,拉爾夫被自己的野心所征服,公布了新遺囑,離開了德羅海達和梅吉。
梅吉一家住進了姑媽以前的大宅子,以德羅海達牧場代管人的身份長期居住下來,拉爾夫也給他們寄來了不少的錢,他們的生活過得相當不錯,但這種好日子轉瞬即逝。一次在野外轉移羊群時,遭遇了大風暴,雷電引發草原大火,吞噬羊群也吞噬了梅吉的父親,全家陷入悲痛的深淵,正在這時,拉爾夫神甫回來了,察看災情、埋葬死者之后,他告訴梅吉,雖然內心很愛她,但永遠不可能做她的丈夫,然后,就匆匆地離開了。
梅吉家新雇了一個剪毛工名叫盧克,這個人長相很像拉爾夫,梅吉感到心神不寧。在盧克非常老練地追求下,梅吉嫁給了他,離開了德羅海達,來到昆士蘭。盧克拼命掙錢,想將來自己擁有一塊牧場,他當初瘋狂追求梅吉,就是因為她在銀行有一筆存款,每年可得到一筆年金。其實,他并不愛梅吉,在梅吉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他也沒有來陪她。這時,已經升任大主教的拉爾夫來到梅吉的身邊,他和梅吉的感情使他痛苦不堪,他們到一個孤島上度過了幾天甜蜜的時光。之后,拉爾夫到羅馬擔任重要職務去了,梅吉則懷上了他的孩子。梅吉離開盧克,回到母親的身旁,生下拉爾夫的孩子,名叫戴恩。梅吉一家在德羅海達平靜地生活著,她的女兒朱絲婷和兒子戴恩逐漸長大成人,女兒最終選擇做一名職業演員,后來嫁給德國的一位內閣大臣,兒子在一次下海救人時,溺水而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拉爾夫晉升為紅衣主教,成為梵蒂岡極具影響的人物,加之在戰爭中,他運用自己的地位使羅馬免遭損害,受到了人們的高度贊揚,但在他的內心深處,仍然時時牽掛著梅吉的命運。
知名篇章
下列文字選自第2部。瑪麗·卡森是梅吉的姑母,她是德羅海達最富有的孤孀,在臨死之前立下新的遺囑,迫使拉爾夫做出選擇:要梅吉還是要財產及地位?
一千三百萬鎊,這也是成為德·布里克薩特紅衣主教的機會。這不利于帕迪、他的妻子、他的兒子們——還有梅吉。她像魔鬼似的把他看透了!她把帕迪的一切都剝奪了。他要怎樣做,本來是一清二楚的:他可以把這份遺囑投進廚房的火爐,毫不遲疑地捅到爐膛里去。但是,她已經斷定了帕迪是不會生妄念的,她死后他在德羅海達的生活將比她在世的時候要舒適得多,德羅海達簡直不可能被人從他手中奪走。是的,這是件有利益、有權利的事,但并沒有得到土地的本身。不,他不會成為那筆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千三百萬鎊的擁有者,但是,他將備受尊敬,會有一筆相當不錯的贍養費。梅吉不會挨餓,或光著腳流落世上的。她不會成為梅吉小姐,也無法與卡邁克爾小姐及其同等地位的那些人平起平坐。他們會受到相當的尊重,社會的承認,但是不會進入社會的最上層。永遠也進入不了社會的最上層。
一千三百萬鎊。這是從基蘭博脫身和脫離終生湮沒無聞的機會,是博取教會行政統治集團中的一席之地,保證他得酬壯志,忝列上層的機會。如今他年紀尚輕,足以補償他失去的地盤?,旣悺たㄉ瓚阎鴪髲托睦硎够m博變成了主教使節任命版圖的中心。這震動會一直傳到羅馬教廷的。盡管教會十分富有,但一千三百萬鎊畢竟是一千三百萬鎊啊。即使是教會,也不能對它等閑視之。而且,完全是由于他個人的力量才使這筆錢得以歸來,瑪麗·卡森已經白紙黑字地承認了他的力量。他知道,帕迪是永遠無法對這份遺囑進行爭議的,瑪麗·卡森已經永遠無法來爭議了,上帝懲罰她。哦,當然啦,帕迪會勃然震怒,會永遠不想再見到他或再和他講話的,但是,他的惱恨不會發展成一場官司。
(選自《荊棘鳥》,曾胡譯,譯林出版社出版)
妙語佳句
上帝是無情草木!女人最大的仇敵,就是上帝!
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誰都不怨恨。我不能對此有片刻的追悔。
閱讀指導
《荊棘鳥》得名有賴于作者在題記中介紹的一個傳說,這個傳說為人們揭示了一個最深刻的人生哲理:“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庇纱?,為全書定下了基調:小說從荊棘鳥那凄婉的歌聲開始,又在那凄婉的歌聲中結束,來展示人生愛與命運的沉重主題。小說表現了克利里三代人的人生和情感歷程,特別是梅吉與拉爾夫神甫之間那場刻骨銘心的愛情,更是感天地泣鬼神。克利里家族的故事從20世紀初開始,歷時半個多世紀,從帕迪·克利里一家住在新西蘭的生活寫起,到應帕迪·克利里的老姐姐、德羅海達最富有的孤孀瑪麗·卡森之召,攜妻兒遷到澳大利亞的德羅海達牧羊場,再到帕迪惟一幸存的孫女遠在異國他鄉確定的人生道路和愛情歸宿,都試圖揭示這樣一個道理:一切美好的東西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正如小說在結尾時所描寫的那樣:“鳥兒胸前帶著棘刺,她遵循著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她被不知其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趕著,歌唱著死去。在那荊棘刺進的一瞬,她沒有意識到死亡之降臨。她只是唱著、唱著,直到生命耗盡,再也唱不出一個音符。但是,當我們把棘刺扎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我們依然把棘刺扎進胸膛。”小說這種悲劇性的結局和濃厚的神秘色彩,使人們感到命運的沉重和人生的艱辛。
麥卡洛本來是一名品學兼優的醫科學生,以理學優等榮譽學位畢業于新南威爾士大學時,在神經生理學方面的特長已開始顯現,后來擔任皇家悉尼北岸醫院臨床神經生理學顧問。作為神經心理學專家,麥卡洛對人們精神與肉體關系的把握更加深入,理解更為深刻,這有助于她在創作時,選取獨特的視角去捕捉人物的心理秘密。在第二部中,拉爾夫接過梅吉姑媽瑪麗·卡森新的遺囑后,矛盾復雜的心理使他情感的張力達到了極致,如果他毀掉這不為人知的新遺囑,梅吉一家就可以繼承全部財產,但他就會失去晉升的機會;如果他公布這個新遺囑,梅吉一家繼承遺產的權利就會被剝奪,而他就會受到教會的重視并得到升遷。在人物的心靈深處,展開了一場良心與野心的廝殺,最后野心占了上風。作者把拉爾夫放在他的野心與梅吉的愛情之間,讓他經受痛苦的精神折磨,迫使他作出選擇。這種對人物心理的刻畫,可以說是入木三分。
閱讀建議
要更好地理解《荊棘鳥》,掌握它的結構特點是很有必要的。小說在結構上分為7部,每部以一個主要人物為中心進行敘述,而將7個部分連接在一起的是梅吉與拉爾夫神甫之間的愛情糾葛。第二部、第三部、第七部都是值得反復閱讀的篇目。
上一篇:《茶花女》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草葉集選》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