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塔》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日本作家幸田露伴(1867—1947)的代表作。小說描寫木工十兵衛克服重重困難建造五重塔的故事。谷中感應寺建成后還余下一筆款子,決定營造五重塔。寺院請承包建寺工程的源太師傅預算工程費用,設計藍圖。源太的徒弟十兵衛得知后,日夜不安,這是百年難遇的工程,可以施展自己的技藝。他希望承包建塔工程,傾注心血趕制塔樣模型,直接和寺院長老洽商。長老被他的熱忱和模型感動,讓源太和十兵衛師徒倆協商解決。源太提議二人一起建造,十兵衛斷然拒絕。源太辭退,工程由十兵衛獨自承擔。十兵衛頂著“忘恩負義”的社會輿論,不顧妻子的嗔怪,嘔心瀝血,終于建成了雄偉壯觀的五重塔。臨近峻工的一天夜里,狂風大作,暴雨如注,十兵衛深信自己的杰作不會受到任何損傷,但人們對五重塔牢固程度的擔心,刺傷了他的自尊心。他口銜鑿子,站在五層塔頂的欄桿上,準備與塔共存亡。風雨過后,寶塔高聳藍天,“鐵釘一根不松,木板一塊不掉。”迄今100余年,五重塔依然如故,巍然屹立。
十兵衛個性剛強執著,不善于交際應酬,人稱“呆子”。家境的貧寒,事業上的不順,俗人的譏笑,使他在生活上有一種自卑感。但在手藝場上,他有自己的主見和理想,雖然長期只能干修理板壁、馬棚、臟水槽之類的粗活,但從沒有放棄對木工技藝的鉆研,他綜合各家技藝之長,形成自己的風格。建造五重塔,與恩師爭高低,他知道是不義之舉。但他的藝術理想,超出世俗道義之上。師傅提議二人合作,但他“不愿意當寄生木向上爬”,寧愿“當一棵矮小的樹下雜草”。師傅把設計好的圖紙讓給他,他拒絕師傅的好意,決心以自己的力量完成藝術杰作,讓人們知道自己精湛的技藝。工程動工后,他一心撲在工程上,吃不香,睡不穩,眼中看到的是五重塔,腦中想的是五重塔,口中念的是五重塔,完全沉浸在藝術世界之中。五重塔是實現藝術理想的途徑,他看得比生命還重要。作品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歌頌了藝術的強大力量和藝人的堅強意志。更深入一層去看,可以看到作品揭示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思想:人即使受到懷疑,只要信念堅定,執著追求,可以戰勝各種困難,達到理想境界。
小說注重性格刻劃,人物個性鮮明突出。十兵衛的執拗,源太的豪爽,阿吉的精明,阿浪的脆弱,長老的仁慈,吉清的莽撞,如浮雕凸現。人物言行固然是性格刻劃的重要方面,但是鋪墊烘托對性格刻劃亦具有重要意義。作品的前3節分別寫阿吉、清吉、阿浪對十兵衛與源太爭活計的反應,責怪他愚頑固執,第5節才寫他求見長老。前面3節“重復性”的鋪墊,未見其人,先知其性,第5節幾個細節就把他的執拗突出來了。人物的外貌、衣著、嗜好、家庭環境都對人物性格的烘托起著重要作用。小說筆力遒勁,敘述語言簡潔有力,全篇給人一氣呵成之感。小說中對暴風雨的描寫,具有一股沛然莫御的氣勢,是作品的精華部分,在日本獲得各家贊賞。
上一篇:《五號屠場》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亨利四世》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