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632—1704
【介紹】:
唯物主義經驗論哲學家,在宗教、政治學、經濟學、教育學等領域都產生過一定影響的思想家。早年在威斯敏斯特學校和牛津大學接受育,最感興趣的是經驗科學。早在1668年,洛克便加入了皇家學會,因而他十分了解科學的最新發展,并同著名的科學家牛頓等人是好朋友。在宗教方面,他主張宗教寬容,反對宗教狂熱和宗教迫害。在政治方面,洛克堅決主張符合憲法的君主政體,竭力論證民主制度的合理性,批判“君權神授”的理論,認為君主和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并通過民主協議而達成社會契約。《兩篇關于政府的論文》(Two Treaties of Government,1690)是洛克多年來考慮何謂真正的政治原則的結果。在《人類理解論》(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1690)中,洛克提出人的知識有兩個來源:一是通過感覺獲得的外部世界經驗,二是通過反省得到的內部世界的經驗。出自這些源泉的經驗知識是不確實的,而知識的觀念是確實的。通過推理,我們可以從以經驗為根據的命題推知有關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更為一般的結論。依據理智的直觀,可以得到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識。但其范圍有限,大多數知識只是或然的。洛克在《人類理解論》中制定了現代科學的認識論的基本原則。洛克在晚年的著作還包括《教育漫話》(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1693)和《基督教的合理性》(The Reasonableness of Christianity,1695)。洛克清晰有力地描述了產生于十七世紀英國動亂年代的社會原則和執政原則,他的政治學說為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辯護,對其他國家反對封建專制的統治也有廣泛的影響。而他在著作中所體現的理性主義對十七世紀的理性神論、心理學及認識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洛克的哲學思想還對后來十八世紀的英國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上一篇:《沃,伊夫林》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洛夫萊斯,理查德》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