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都(Augustus,公元前63—公元14),原名蓋烏斯·屋大維(Gaius Octavius),古羅馬杰出的政治家,羅馬帝國的創(chuàng)建者。
屋大維出生于騎士家庭。他祖父曾擔任過地方官吏,父親是元老院元老。也有人說屋大維的祖父是一位貨幣兌換商??傊轿荽缶S的父親蓋烏斯·屋大維的時候,他的家庭已經很富裕并有聲望。屋大維的母親阿提婭是愷撒的姐姐尤利婭的女兒。在愷撒死前不久,屋大維被愷撒收為養(yǎng)子,從此他稱為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屋大維。
屋大維4歲時,父親去世。他的母親改嫁給馬爾庫斯·腓力普斯,從此,屋大維由繼父撫養(yǎng)。12歲時,他曾在外祖母尤利婭葬禮時致悼詞,這是屋大維第一次在公眾場合露面。15歲時,屋大維被選入大祭司團。屋大維被選入這個團體和他的親戚愷撒有關,因為愷撒是當時羅馬的獨裁者。公元前45年秋,愷撒計劃出征帕提亞時,屋大維被愷撒送到伊利里亞的阿波羅尼亞學習。公元前44年3月15日,愷撒被貴族共和派刺殺。這一事件雖沒有導致貴族共和派政治上的東山再起,但羅馬卻掀起了內戰(zhàn)。當時的執(zhí)政官是愷撒的部將安東尼,他自命為愷撒的繼承人。但愷撒在遺囑里已經把他的甥孫屋大維立為自己的繼承人。屋大維聽到愷撒被刺殺的消息,從阿波羅尼亞回到羅馬。這時,安東尼已經得到了愷撒的遺囑并占有了他的財產,以蔑視的態(tài)度對待屋大維。這便導致了在安東尼同貴族共和派斗爭趨于激烈的時刻,屋大維和共和派領袖西塞羅接近。屋大維仰仗自己是愷撒的養(yǎng)子,依靠遺囑留給他的財產以及豪富親友的資助,在元老院的支持下募集了一支軍隊。公元前43年,安東尼同布魯圖斯因爭奪山南高盧發(fā)生戰(zhàn)爭的時候,屋大維同兩位執(zhí)政官率領軍隊前去支援布魯圖斯,在穆提那附近打敗了安東尼的軍隊,迫使安東尼退到山北高盧,并在那里同駐守該地的雷必達會合。雷必達是愷撒的騎兵長官。當時西部行省許多著名的愷撒派都歸附了他。
穆提那戰(zhàn)爭勝利以后,元老院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對屋大維開始采取輕蔑和敵對的態(tài)度。元老院寡頭政治復活的威脅,引起了當時起決定作用的軍隊的嚴重關注。屋大維的士兵們堅決要求他和安東尼等愷撒派和解。公元前43年秋,屋大維與安東尼、雷必達在北意大利的波倫亞附近會晤,并締結了協定。這個協定是在軍隊的支持下訂立的,歷史上稱為“后三頭”同盟。這個軍事獨裁集團在“安定國家的三頭政治”的名義下,奪取了五年之內的國家最高權力。然后三頭率領軍隊占領了羅馬,解散了原來的政府,并假借被軍隊包圍的公民大會的“決議”批準了他們的協定。后三頭既已大權在握,便在羅馬實行恐怖統治,對貴族派實行公敵宣告(在公敵的名單上有殺害愷撒的兇手,也有三頭的私人仇敵,其中第一名是西塞羅),大肆搜殺,把沒收的財產和土地分配給士兵,并獎勵政敵家內的奴隸告發(fā)。這時布魯圖斯等陰謀者已逃到希臘,幻想為共和制度作最后的掙扎。公元前42年秋,貴族共和派的武裝力量,在希臘的腓力比被安東尼和屋大維的軍隊最后擊敗。布魯圖斯和卡西烏斯都在絕望中自殺。他們的大部分軍隊便轉到三頭方面。
在腓力比戰(zhàn)役之后,屋大維執(zhí)行把意大利城市居民的土地分配給退伍士兵的政策,因而引起有產者的憎恨。公元前41年,安東尼的妻子和弟弟利用這種情緒在埃特魯里亞的佩魯西亞城發(fā)動反屋大維運動。他們的口號是消滅三頭,恢復共和國和保護一切被壓迫者。實質上,他們企圖借此破壞屋大維的威望而給安東尼的個人專政作準備。雖然這次運動很快被屋大維鎮(zhèn)壓下去,但已經播下了屋大維和安東尼分裂的種子。
三頭中的主要人物屋大維和安東尼之間的矛盾從佩魯西亞戰(zhàn)爭以來就已經日趨尖銳。但他們認為還必須暫時妥協,因為這時帕提亞猛攻羅馬的東方行省亞細亞、敘利亞和腓尼基,使羅馬有喪失整個東方的危險。同時,塞克斯杜斯·龐培也在活動,擴充勢力,造成了威脅。為此三頭于公元前40年在布隆迪西烏姆達成新的協議,對行省重新進行了分配,決定在以后的作戰(zhàn)行動中互相援助。布隆迪西烏姆協定締結以后,安東尼遂到東方,在他準備與帕提亞作戰(zhàn)的時候,屋大維卻在西方不斷地擴大并鞏固自己的地位。公元前36年,屋大維在戰(zhàn)勝塞克斯杜斯·龐培后,剝奪了雷必達的軍權,只給他保留祭司長的虛銜。
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列奧帕特拉七世結婚后,把羅馬東方行省的部分地區(qū)贈給她及其子女。安東尼這種破壞羅馬屬土的行為和對帕提亞戰(zhàn)爭的失敗,激起了羅馬人極大的不滿。屋大維利用一切機會來煽動這種不滿情緒。
公元前32年1月1日三頭的權限期滿。在這一天元老院開會的時候,屋大維帶著大批武裝隨從來到元老院,趕走了將近300名擁護安東尼的元老,并迫使兩個擁護安東尼的執(zhí)政官逃到安東尼那里。屋大維還破壞古代的習俗,迫令供奉灶神的貞女交出了安東尼的遺囑并公布于眾,其中內容有安東尼請求把他葬在埃及亞歷山大里亞城和批準他對克列奧帕特拉七世的贈與。屋大維借用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的名義,剝奪了安東尼的權力并對克列奧帕特拉七世宣戰(zhàn),因為她侵占了羅馬人民的財產。
公元前31年9月屋大維率領陸海軍與安東尼、克列奧帕特拉七世的聯軍在希臘西部海岸的阿克提烏姆展開決戰(zhàn),取得了勝利。以后,屋大維進軍東方,使小亞細亞、敘利亞、腓尼基和巴勒斯坦復歸羅馬。公元前30年夏天,當屋大維進攻埃及時,安東尼和克列奧帕特拉感到繼續(xù)戰(zhàn)斗已經絕望,二人遂相繼自殺。安東尼之死實際上使屋大維變成了羅馬唯一的統治者。公元前29年秋,屋大維從東方返回羅馬時,元老院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式。長期陷于內戰(zhàn)和分裂的羅馬又重新統一了。
屋大維變成羅馬國家唯一的統治者后,他并沒有仿效愷撒恢復公開的軍事獨裁制度。公元前27年1月13日,屋大維召開元老院會議,在會上宣布交卸他作為三頭之一的權力和“恢復”共和國。關于此事,他在《自傳》中說,“在我第六次(公元前28年)和第七次擔任執(zhí)政官時,內戰(zhàn)既已借助于公民賦我的無限權力而得到平息,我便把國家從自己手中交給元老院和人民去管理?!痹谶@種情況下,心懷感激的元老院于公元前27年1月16日授給他“奧古斯都”(意為神圣、莊嚴、偉大)的尊號。
機智謹慎的奧古斯都唯恐重蹈愷撒的覆轍,盡量把自己的政權用合法的外衣掩蓋起來,因而在國家制度上還保存著共和的外殼。共和政體的機關,如元老院、公民大會以及官員的選舉制仍然保存著。但在同時,他又裝作俯就元老院和人民的請求,接受了與共和制完全違背的絕對權力。奧古斯都所創(chuàng)立的國家制度稱為元首制,他把自己稱為元首(即國家第一人、第一公民,在元老院名冊上,他列在第一名)。
奧古斯都創(chuàng)立的元首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隨著形勢的發(fā)展逐漸形成的。公元前29年以后,他從東方回到羅馬并盛大地慶祝凱旋,借此機會他獲得了最高統帥的稱號。軍權是他一切權力的關鍵,是奧古斯都政權的主要支柱。作為最高統帥,他有任命一切軍事長官,征募軍隊以及宣戰(zhàn)媾和的權利。在政治方面,從公元前32—23年,奧古斯都不僅連任執(zhí)政官,而且在公元前19年獲得了終身執(zhí)政官的榮譽職務。奧古斯都早在公元前36年戰(zhàn)勝塞克斯杜斯·龐培以后,就曾被授以終身保民官的權力,到公元前23年又重新加以確認。公元前22年,他被“贈予”召開元老院會議和在元老院會議中擔任主席的權力。在宗教方面, 公元前13年,奧古斯都被選為大祭司長,成為宗教的首腦??傊?,奧古斯都所擔任的這些職務,使他總攬了軍事、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大權。當時,元老院經過清洗,受到奧古斯都的控制;公民大會除了在形式上選舉指定的高級官職以外,沒有任何作用。所以,奧古斯都創(chuàng)立的元首制,實質上是一種隱蔽的君主制。
奧古斯都的政權是羅馬帝國范圍內奴隸主的聯合政權。為了保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他實行嚴格的階級政策。在當時社會中,元老等級地位最高,必須是貴族出身并具有100萬塞斯特爾提烏斯的財產資格。元老可以擔任高級長官和行省總督。第二個等級是騎士。騎士的財產資格規(guī)定為40萬塞斯特爾提烏斯。屋大維為了取得騎士的支持,使騎士除從事包稅等活動外,還可以擔任近衛(wèi)軍長官、行省的經濟財政官職和各級軍官。除元老和騎士以外,還有廣大的平民。這時,羅馬平民的地位變化很大。其中一部分擁有大小不同的作坊和商店,從事手工業(yè)、商業(yè)或經營菜園和果園。但大部分城市平民破產以后,變成游民無產者,靠社會施舍、救濟維持生活。奧古斯都對他們采取許多辦法,軟硬兼施,他曾使約30萬羅馬貧民領到糧食和金錢,還有30萬人得到份地和金錢。奧古斯都對廣大奴隸則實行殘暴的統治。他不僅限制釋放奴隸,而且還重申舊法,如奴隸殺死主人,與之同住一處,聞主人呼聲而未前往救助的奴隸,均處以死刑。
上一篇:埃赫那吞
下一篇:奧希金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