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蘇〕丘特切夫《請看那在夏日流火的天空下》愛情詩鑒賞
〔俄—蘇〕 丘特切夫
請看那在夏日流火的天空下,
風塵仆仆,躑躅在大路上的人,
他從花園旁走過,像一個乞丐,
天哪,請拿一點安慰給他的心。
他朝花園里望了望,只見一片
樹木的濃蔭和碧綠的幽谷,
那兒有他享受不到的清涼,
在明媚而茂盛的草地上飄忽。
那樹木的蔭影是多么宜人!
但樹蔭并不是為他而鋪開,
那噴泉的水霧也不是為他,
懸在半空,像一片美麗的云彩。
蔚藍的巖洞好象從濃霧里
誘惑著他,徒然使他望眼欲穿
猶如噴泉的水塵不會有一滴,
落在他頭上,給他以清新之感。
請看那在夏日流火的天空下,
彳亍在炎熱的生活小徑的人,
他從花園旁走過,像一個乞丐,
天啊,請拿一點安慰給他的心。
(查良錚 譯)
丘特切夫(1803—1873)19世紀俄羅斯著名抒情詩人,生于古老的貴族之家,1819年進莫斯科大學語文系。1822年起先后在俄國駐慕尼黑、都靈頓等地外交機關任職20年。其哲學觀點受謝林唯心主義影響,政治觀點接近斯拉夫派,詩歌創作被視為純藝術派。30年代他開始發表詩作,受到普希金的贊賞。1854年出版詩集。其一生詩作有400首左右,大多為哲理詩、愛情詩和風景詩,尤以愛情詩突出,細膩而感人。“杰尼西耶娃組詩”是其杰出的情詩代表作。
丘特切夫從1850年(47歲)的時候,開始和年輕的葉連娜·杰尼西耶娃相愛。盡管當時宮廷的不滿、輿論的壓力使倆人非常痛苦,致使詩人至死自責——以為純情之愛給美麗的杰尼西耶娃帶來不幸和苦楚。但他們之間的愛情絲毫未因此而減弱。他們在詰難與痛苦中十分貼心地相戀了十四年,直至詩人1873年含恨離開令自己心慌意亂的人間。“杰尼西耶娃組詩”為后人留下的,就是詩人那段追求真愛而又滿含苦淚的心路歷程。
《請看那在夏日流火的天空下》是“杰尼西耶娃組詩”的第一首。沉思和反省的調子伴著詩人久積待放的感受一起,油然而生。
詩是贈給杰尼西耶娃的。詩人像一位動情的觀眾,自視著自己心靈的“表演”(獨白)。夏日流火的天空下,風塵仆仆、躑躕在大路上的人,從她的花園旁邊走過,像一個乞丐,所求一點安慰給自己的心。若不是失戀的情緒使詩人如此,那么詩人的沉思和反省的調子愈見鮮明,因為愛之深而迫使自己愛而遠之的心態已略見一斑了。
在這樣的一種心態背景下,詩人內心的風景自然而然地生長。詩人所追慕的花園里開滿愛情的花朵,飄著撩人心脾的花香。風情如舊,思情如縷,或在樹木的濃蔭和碧綠的幽谷中隱逸而終,或在灑滿明媚陽光的茂盛的草地上飄忽而遠,唯有詩人享受不到愛的清涼。
詩人回顧的方式是睹見一切存在著的含情的景致,而偏又襯出詩人本身的愛而不能得的苦衷,心中之苦,融于美麗的風光中,頗有難辯甘苦的味道。
樹木的蔭影那般宜人,噴泉的水霧懸在半空,像一片美麗的云彩,蔚藍的天空誘惑著他,然而樹蔭并非為他鋪開,噴泉的水塵似乎不會有絲毫落在他的頭上給他帶來清新之感。心外的背景綺麗多姿,而內心的單調的愁情始終如一條好看的荊棘,茂盛地生長在詩人的周圍,看得、愛得、竟然撫摸不得。
詩人始終自比為一個夏日流火的天空下的乞者,渴望得到園中的愛情的蔭涼,而卻又總覺得自己沒有權力得到她,他內心在大膽地熱情地懇求,行為卻是遲疑的,他渴望滿足受誘惑之心,現實徒然使他望眼欲穿,其詩其情,盡在讀者共鳴的感受中了結——哀傷的情緒最敏感,以淚水洗滌的眼睛,往往也最具真情。
詩末一段復沓結尾,如和前言,熟悉的景物從眼底流過,飄散真情。心中的主人久佇于隔水的涼臺,愛之彌深日久,然偏偏愛莫如愿。苦心于真愛的求索,彳亍炎熱的愛的生活小徑,他們是一個真情的乞者,苦惱者從她的花園中走過,雙手相拼,作成求雨的姿勢,請求能給他以安慰的心,乞求愛的使者,能給予他以雨的甘霖。
上一篇:〔朝鮮〕趙基天《秋千》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俄—蘇〕德·古里亞《騎士》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