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約翰·多恩《告別辭:節(jié)哀》愛情詩鑒賞
〔英國〕 約翰·多恩
就像德高望重的人去得十分安詳,
對靈魂低低說一聲走路;
一些滿腔悲慟的朋友們在講,
此刻斷氣了,另一些講,不。
讓我們這樣化了,不要作聲,
不要嘆的風暴,淚的潮水,
要對凡夫俗子講我們的愛情,
真會使我們的歡樂變成污穢。
地震帶來災難和驚恐,
它的結果、意義——人們在猜;
但是那些天體的震動,
雖然要大得多,卻是無害。
乏味、世俗的情人們的相好
(它的本質只是感覺)最忌
別離,因為別離就會去掉
那構成恩愛的一些玩意。
但我們給愛情煉得如此崇高,
看不到眼,吻不到唇,觸不到手——
那算得了什么——我們真不知道;
只要有內心的信念,不用愁。
我們兩個靈魂于是融為一片,
雖然我必須走,但要忍受的
不是破裂,而是一種伸展,
就像把金子打薄了,美不勝收。
一定說它們是兩個,那就是這樣,
恰如圓規(guī)是由兩只腳組成;
你的靈魂,那只固定的腳,好象
不動,但另一只動了,其實也動。
雖然它總是坐在中心,
但當另一只漫游得遠了,
它就彎下身來,凝神細聽,
另一只回到家,它又筆直地站。
你對我就是這樣,我只能
像那另一只腳,側著身子轉;
你的堅定使我的圓圈劃得準,
使我的終點,來到我的起點。
(裘小龍 譯)
約翰·多恩(1572——1631)是17世紀英國詩壇開創(chuàng)玄學派詩歌新風的“怪才”詩人。他生活的時代正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前夕,封建貴族和資產階級的殊死搏斗,使多恩的一生也充滿了傳奇色彩:出身于富商家庭,學過法律,廣泛涉獵神學、醫(yī)學、文學,曾出任掌璽大臣的秘書,因勇敢私奔結婚而入獄,潦倒時有實踐“暴死”(約1608年多恩曾寫《論暴死》一文)自殺的征兆,最后歸宿于國教神職……他的詩文也呈現復雜奇特的個性:人文主義的愛情詩、諷刺詩和神本主義的宗教詩、布道文同樣齊名,才華橫溢;詩作中科學意象、哲理情趣和神學觀念奇妙地融為一體;身后的貶譽也幾經沉浮。
多恩的50多首愛情詩,創(chuàng)作于1615年出任神職之前,這首《告別辭·節(jié)哀》完成于1612年。當時多恩迫于生計,要隨德魯里爵士遠游歐洲大陸。在充滿不祥預感的心情下,詩人為當年私奔結合——真摯相愛的妻子安·莫爾,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情詩。
雖然是夫妻別離吉兇未卜,詩的起句卻奇文悖逆,一棄傷離痛別求平安的凄感愁愿。多恩諧謔地自喻為像“德高望重的人”“安詳”地謝世,來和愛妻訣別。如此異兆兇喻突兀而出,如警鐘轟響驚心動魄,為的是震憾愛妻止悲肅耳,沉思深慮:如何才能避兇求吉,順利團聚……這也是詩人欲擒先縱,要妻子節(jié)哀先使之大哀,采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藝術策略,開始勸慰論述。詩的二句承轉為唁評,對死者必然會有塵俗不同的悼辭出現,為以后的對比節(jié)哀奠定思辯的根基。這初境的兇像奇喻,和第三曲中地震有災、無震卻無害的對比巧喻一樣,都是象征兩情睽別,會有潔穢迥異的情思哲理,而玄學派詩歌巧智奇想的理趣風骨,就自然流露,耐人尋味。
二、四、五曲皆是詩人娓娓的勸述,直接沿著對立的愛情睽違觀的軌跡展開。“凡夫俗子”為何“最忌別離”,是因為喪失了“看不到眼,吻不到嘴,觸不到手”的“玩意”,所以才有“嘆的風暴,淚的潮水”,真是“污穢”“乏味”的“恩愛”。而我和你是自由“煉”愛的夫妻,為有堅定的“內心的信念”,應該“不要作聲”地“化”別,融為“歡樂”“崇高”的愛情。多恩通過情理合一的對比勸述,隱寓著人文主義的愛情哲理,滲潤心肺,純滌胸臆,意境高奇。
但現實無情,暌別畢竟會天各一方。詩的最后三曲,詩人以摯心熾血巧凝怪喻新象努力,勃生樂觀的情思。他奇想出一組兩腳圓規(guī)離合俯仰的象征意象:妻如圓規(guī)的定腳,堅貞不移地守護在圓的中心,日夜惦念,焦慮不安……夫是圓規(guī)的動腳,“兀”(不變的圓周率近似值)值不變地漫游在圓的外沿,時刻心馳神往,魂牽夢縈……而兩腳的上桿相聯,更是兩情靈犀相通、摯愛赤誠、心魂一體的絕妙象征。正如別林斯基所說:“愛情是兩個親密的靈魂在一般生活方面,在忠貞、善良、美麗事物方面的和諧的默契。”最后詩人以理象合一的結句,點出了全詩的結論:只有定腳的堅定,才能保證動腳的“圓”滿——奮斗成功;只有“你”堅貞的愛情,可以保障“我”順利地回到“起點”——幸福團聚。這是愛情詩中最富有玄學特性的比象群,也是人際一切美好情感的象征,絕無纏綿凄惻的哀思,富蘊人際情愛哲理的意趣,令人拍案叫絕,又余香無窮,三日不絕。
這是一首思辯愛的圓缺哲理的情詩。它以巧智奇想的意象,獨特離奇的比擬,通俗流暢的口語和自由不羈的格律,宣揚了人文主義的情愛哲學,是多恩愛情詩中的代表篇。
上一篇:〔安哥拉〕加辛托《合同工的來信》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美國〕惠特曼《哀歌》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