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導讀】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故稱梅宛陵。仁宗皇祐三年(1051)召試,賜進士出身。其詩風格平淡質樸,人稱“宛陵體”。有《宛陵先生集》。
【原詩】
陶盡門前土②,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③。
【注釋】
①陶者:燒制瓦器的工人。②陶:此處作動詞用,取土制瓦器。③鱗鱗:屋頂上的瓦像層層的魚鱗。
【譯詩】
為燒制磚瓦挖光了門前的土,
自家的房屋上卻沒有一片瓦。
那十個指頭從未沾過泥的人,
卻住著磚瓦建蓋的高樓大廈。
【賞析】
梅堯臣的很多作品充滿了對人民的同情,這首小詩就是這樣的作品。它著眼于一種社會上的不平等現象,用鮮明形象的語言,敘述人所共知的事實:在這社會上存在著兩種人,一種人是勞而無獲,一種人是不勞而獲。一方面是辛辛苦苦燒瓦的人沒有瓦房住,另一方面是不燒瓦不勞動的人卻住著大瓦房。
詩歌描述的事例典型,語言形象而夸張,語氣平和而含義深刻,且使用藝術對比的方法,表現力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上一篇:《梅之渙題李太白墓①》注釋、翻譯、賞析
下一篇:《漢樂府上邪》注釋、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