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謂(?~777),字正言,今河南泌陽縣人。天寶二年中進士,乾元中期為尚書郎,大歷年間任潭州刺史,后官至禮部侍郎、三典貢舉。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歸上都》等,其中的《早梅》十分有名。他的詩講究格律,風格清正,辭意深刻,多寫飲宴送別的內(nèi)容。
題長安壁主人
【原文】
世人 ① 結(jié)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縱令然諾 ② 暫相許,終是悠悠 ③ 行路心 ④ 。
【注釋】
①世人:指世俗之人。
②然諾:即“相許”,指答應(yīng)做朋友。
③悠悠:淡薄貌。
④行路心:路上行人的心理。
【譯文】
世俗的人互相結(jié)交需要以黃金為紐帶,黃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縱然口頭上暫時承諾了什么,實際上他的心就如路人一樣冷漠。
【鑒賞】
題目中的長安壁主人是典型的市儈人物。唐朝的京都長安,在當時是中外交通的樞紐和貿(mào)易中心,也是“絲綢之路”的集散地。在繁華的長安東西市場內(nèi),各種商品和奇珍異寶充斥其中。作為商品流通的手段,黃金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隨著朝廷的日益腐敗,長安城中追名逐利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因此,出現(xiàn)長安壁主人這樣的人也就不奇怪了。
“世人結(jié)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兩句用通俗直白的語言揭露了世人所謂的“友情”,點明當時社會的“友誼”是完全建筑在黃金之上的。沒有黃金這塊基石,一切都會馬上垮掉。黃金成了衡量人情的砝碼:這邊黃金一旦變少,那邊的交情也會隨之變淺。正所謂“黃金不多交不深”,金錢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情感,黃金更可悲地成了衡量人與人之間感情關(guān)系的標準。
“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兩句,用形象的語言描摹出長安壁主人虛假的笑臉和冷酷的心。雖然他口頭上“然諾”,但那只是暫時的敷衍,他的心就像路人一般冷酷,根本沒有什么友情可言。“悠悠”是對“行路心”的形容,表面上似乎很平淡,實際上卻非常傳神。
文學是反映社會的一面鏡子。該詩反映的也是詩人身處的社會現(xiàn)實。詩人用樸實精練的語言描寫了中唐之后日漸衰敗的社會風氣,從側(cè)面反映了當時的世態(tài)人情。
上一篇:張謂《早梅》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