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欧美乱伦,黄片免费在线视频,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中,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元結《賊退示官吏并序》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7-31 20:46:45

元結

元結(719~772),字次山,號漫叟,河南魯山(今屬河南)人。天寶六年(747)應考科舉落第后,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年(753)中進士。乾元元年(758),因國子司業蘇源明舉薦,被提拔為右金吾兵曹參軍,攝監察御史。乾元二年(759),官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翙幕參謀,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因討伐亂賊有功,提升為監察御史里行。代宗即位后,授著作郎。后拜道州刺史。五十歲去世,死后追贈禮部侍郎。

賊退示官吏并序

【原文】

癸卯歲,西原賊入道州,焚燒殺掠,幾盡而去。明年,賊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邊鄙而退。豈力能制敵歟?蓋蒙其傷憐而已。諸使何為忍苦征斂?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

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井稅有常期,日晏猶得眠。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是以陷鄰境,此州獨見全。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今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

【譯文】

唐代宗廣德元年,西原的賊人入侵道州,殺人放火搶劫,掃蕩全城后才走。第二年,賊人又入侵永州并攻占邵州,卻沒有侵略道州邊境就離去了。難道是道州官兵有能力御敵嗎?只是賊人可憐道州的百姓而已。眾官員怎能如此忍心橫征暴斂?我要做一首詩給他們看看。

我早年生活在太平盛世,退隱山林二十年。清澈的泉眼就在家門口,深谷洞穴就在門前。上交田稅有一定的期限,日上三竿我依然睡得安穩。誰知世道突然發生改變,多年來我親自出征上前線。現在我負責治理道州,山中賊寇又經常來騷擾。這個地方太小賊寇不再打劫,百姓困頓他們也感到可憐。因此他們攻打鄰縣邊境,道州才能暫時得以保全。使者們傳皇命來催收賦稅,難道還比不上強盜有人情味?如今那橫征暴斂的官吏,催逼賦稅像把百姓推進了火坑。誰愿意把百姓逼上死路,去做被統治者認可的好官?我想辭去道州刺史的官職,拿起竹篙親自撐船。帶著全家到魚米之鄉,在那江湖邊終老。

【鑒賞】

代宗廣德元年(763)十二月,廣西境內少數民族“西原蠻”發動叛亂,曾攻占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縣)達一月余。次年七月,即元結任道州刺史兩月,“西原蠻”攻破了鄰近的永州(今湖南零陵)和邵州(今湖南邵陽),卻沒有再攻道州。詩人認為“西原蠻”不攻道州并不是因為官府“力能制敵”,而是因為“西原蠻”對戰亂中道州人民所受苦難的同情,不忍再攻。相反,朝廷攤派的賦稅仍舊很重,收繳稅款橫征暴斂,未能體恤人民。詩人深感同情,于是寫下此詩。

全詩可分為四部分。前六句為第一部分,追憶往昔。前四句追憶詩人在做官前長期的隱居生活,概述生活在山林間的自得其樂。下句中的“井稅”,原指按照古代井田制收取的賦稅,這里借指唐代的租庸調法。“有常期”,是指有一定的限度。詩人認為,昔日的太平正是因為稅租收取時間與數量的恒定合理,在這種情況下,可稱作“太平”,才會有“日晏猶得眠”那樣安樂的生活。

“忽然”挑起轉折,至“豈不如賊焉”為第二部分。前兩句寫安史之亂中元結親自參加了平叛的戰斗,后來又任道州刺史,恰逢“西原蠻”作亂,這是詩人從出山為官到逢遇叛亂的經歷。后四句寫道州獨存、他州遭屠的原因:首先,道州城小;其次,道州百姓貧窮。作亂的“西原蠻”尚且同情困苦的道州人民,相較而言,“官”會怎樣做呢?

從“使臣”到“以作時世賢”是本詩的第三部分。第一句激切凌厲,以反問句式,將“官”與“賊”并置對比,得出官不如賊的結論。下兩句直接陳述事實,寫出兇惡的虎狼官吏強逼百姓繳稅的殘酷場面。下一句再次使用反問句式,揭露“時世賢”的本質:殘害人民。“官”與“賊”、“絕人命”與“傷可憐”對比鮮明,辛辣地諷刺了朝臣的丑惡嘴臉,并對朝廷的重稅暴斂予以有力的鞭撻。

最后四句是第四部分,詩人又遭遇了矛盾:作為官吏,王命不可違;作為親歷者,他又不忍心將百姓往火坑里推。最終,詩人選擇了歸隱山林,棄官還家,拒絕做為害百姓、邀功請賞的諂媚賢臣。

元結在政治上是一位具有仁政愛民思想的廉政官吏;在文學上反對“拘限聲病,喜尚形似”的浮艷詩風,主張發揮文學“救時勸俗”的社會功用。這首詩陳述事實,直抒胸臆,毫無雕琢之感,但詩中那種憂國憂民的真摯感情,如從胸中自然泄出,別有一番動人之處。本詩質樸之中見渾厚,顯示出元結詩歌質樸簡古、平直切正的典型特色。沈德潛曾這樣評價:“次山詩自寫胸次,不欲規模古人,而奇響逸趣,在唐人中另辟門徑。”

品詩文網
導航:品詩文網 > 詩集 > 元結 > 當前頁
更多閱讀
猜你喜歡
最新閱讀
文章薈萃
精選專題

詩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