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商山早行》詩詞原文與賞析
晨起動征鐸①,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②。
槲葉落山路③,枳花明驛墻④。因思杜陵夢⑤,鳧雁滿回塘⑥。
注釋
①征鐸:指遠行的車馬上系的大鈴。
②“雞聲”二句:寫征人的起床上路之早,以及行路上的凄涼孤寂之狀。
③槲(hú)葉:槲樹是落葉喬木,其葉很大,冬天雖干枯卻存留在枝上,到次年早春嫩芽發(fā)時才脫落。
④枳(zhǐ):落葉灌木,又名枸橘樹,春季開白花,果實似橘而酸。明:照射。
⑤杜陵:在長安城南,詩人曾在那里居住過。杜陵夢,指昨晚夢回故鄉(xiāng)。
⑥鳧:水鳥名,俗稱野鴨。回塘:曲折的池塘。這句是描述昨晚夢回故鄉(xiāng)所見的情景。
賞析
這首詩寫景清麗淡遠而情感深摯濃郁,用凄清的早春清晨的景色寫出了行旅之人的羈旅愁思和懷鄉(xiāng)之情。最有名的是第二聯(lián):“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試比較“寒樹鳥初動,霜橋人未行”(劉禹錫《途中早發(fā)》)、“一星深戊火,殘月半橋霜”(劉郇伯《早行》)、“鳥聲梅店雨,野色板橋春”(歐陽修《送張秘校歸莊》)。唐人的兩首都是寫早行,題材與溫庭筠一樣,劉禹錫詩與溫庭筠的不同在于,溫詩這一聯(lián)全由名詞組成,這種特色雖不始于溫庭筠,但“雞聲”一聯(lián)極有特色。劉郇伯詩也全由名詞組成(還有兩個修飾名詞的形容詞,溫庭筠的也有形容詞“茅”、“板”,但為名詞性形容詞),也頗有意境,但相比溫詩的有色有聲,它是有色而無聲的,所以溫詩既由名詞組成有意境的“商山早行圖”,又因為聲音而比圖畫更加生動。至于歐陽修那兩句,因為歐陽修曾在《六一詩話》中對溫庭筠這兩句大加贊賞,說它“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見道路辛苦,羈旅愁思”,所以歐陽修的這種明顯的仿作只可看作是向溫庭筠的致敬,遠沒有達到溫庭筠這一聯(lián)的水平,雖然也全由名詞組成,但為物象而非意象,沒有形成渾融一體的意境。
上一篇:蘇武廟
下一篇:解讀《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寫作背景、作者情感、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