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欧美乱伦,黄片免费在线视频,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中,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作家泰戈爾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1-03-25 11:04:48

作家泰戈爾

季羨林

印度近代偉大的作家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誕生于1861年5月7日,到現在整整100年了。世界和平理事會把他列入今年紀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中,號召全世界普遍紀念。印度,以及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準備舉行紀念會,并且出版泰戈爾的作品,發表同他有關的學術論文,展出他的繪畫,欣賞他的歌曲,讓大家認識這一位作家。

泰戈爾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是詩人、小說家、戲劇家和散文家,又是教育家、畫家和音樂家。通過他一生的辛勤勞動,他給印度人民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學藝術遺產。他從少年時代起就開始寫作。19世紀80年代、90年代,他常常到鄉下去住,管理祖上遺留下來的田產,接觸到了一些勞動人民,他自己說,他很喜歡這些淳樸的人民,同情他們的處境。在這期間,他寫了不少的作品,小說和詩歌都有。這些作品里面的主題思想是反對封建主義。正如在別的國家一樣,封建主義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泰戈爾通過文學作品所攻擊的主要是封建婚姻制度和種姓制度。就印度而言,這兩種制度也確實有代表意義。

在他在這期間所寫的短篇小說里,主人公幾乎都是由于封建婚姻制度而受苦受難的年輕的女孩子。在《河邊的臺階》里,他把臺階人格化了,用它作第一人稱來描寫8歲就守了寡的女子苦森的不幸遭遇和她對于一個年輕的苦行僧的不幸的愛情。《還債》講的是一個貧父嫁女的故事。父親一定要把女兒嫁給一個破落貴族,自己沒有錢置辦妝奩,于是就負了債。女兒嫁過去以后,受盡了婆家的虐待。父親去看女兒,連面都見不到。最后女兒終于被折磨死,而父親的債還是沒有還完。《棄絕》的主人公是一個低級種姓的女孩子,她冒充婆羅門同自己的情人結了婚。這件事終于給她公公發現了,她被趕出家庭。《摩訶摩耶》是一篇很動人的故事。一個年輕的女子被迫同一個垂死的婆羅門在火葬場上結了婚。婚后第二天她就成了寡婦,她又被迫自焚殉葬。人們把她捆起來,擱在火葬堆上。只是由于一陣突然襲來的狂風暴雨,她沒有被燒死,可是臉上已經燒上了傷疤。她逃到自己的情人家里去,同他住在一起,只是有一個條件,就是不許他揭開她的面幕。后來,在一個月明之夜,他終于看到了她的臉龐。她一怒而去,再也沒有回來。《太陽和烏云》描寫年輕的女子吉莉芭拉同年輕男子沙西布山的愛情。兩個人本來就相親相愛,可是由于種種原因,一直到吉莉芭拉成了寡婦,沙西布山從監獄里被釋放出來,他們倆才重新相會。《贖罪》的女主人公是賓苔巴希妮,她嫁給一個洋奴買辦兼騙子手。她隨丈夫從城市遷到鄉村里去住,侍奉婆婆,毫無怨言,但仍然不能得到她的歡心。后來丈夫偷了岳父的錢,跑到英國去留學,回來的時候,帶回了一個英國老婆。

不必再多舉例子了,以上這幾個例子已經足以說明泰戈爾通過文學作品反對封建婚姻的情況了。泰戈爾是以詩人著稱的。當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開始寫詩。1881年,詩集《黃昏之歌》出版,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不久又出版了《晨歌》,文名大振。這些詩描寫的多半是個人的感受,接觸到社會現實的不多。19世紀90年代,他寫了著名的《故事詩》。取材大體上有四個來源:佛教故事、印度教故事、錫克教故事和馬拉塔及拉其斯坦的英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長期流行在民間,很有感人力量的。但是他卻并不是為了講故事而寫故事詩,他只是借古喻今,利用這些現成的故事來抒發自己的感情。他在這里面歌頌了反對宗教偏見、反對焚身殉葬陋俗的宗教改革家,歌頌了漠視種姓制度的婆羅門,歌頌了為國捐軀的將軍,歌頌了同外族統治者頑強斗爭、視死如歸的男女英雄們。這些詩長期以來就流行在印度民間,而且選入中小學課本中,對激發印度人民的愛國熱情,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1905年到1908年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潮中,泰戈爾投身到這個運動中來,寫了不少熱情洋溢的詩歌,一直到今天,還為廣大印度人民所傳誦。

以后,在比較長的時期內,泰戈爾過著半退隱的生活。在這期間,他寫了不少神秘氣息、宗教氣息比較濃厚的詩歌。在這里,詩人用生動的筆法把孟加拉的自然風光描繪到紙上來。這里有靜夜、清曉;有七月淫雨的陰沉,四月晴天的芬芳;有爭妍斗艷的繁花,花叢中展翅的蝴蝶;有天空的閑云、潺潺的流水;有微笑的繁星、淅瀝的夜雨;有夏天的飛鳥,秋天的黃葉。總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花團錦簇、五色斑斕的圖畫。

20世紀初葉,他寫了幾部長篇小說,主題思想基本上同短篇小說和詩歌是一致的。1902年寫成的《沉船》是一部反封建主義的小說。主人公是兩對情人:哈梅西和漢娜麗妮,納里納克夏和卡瑪娜。如果沒有封建婚姻制度從中作怪的話,他們本來是可以順利地結成眷屬的。就因為這種制度的存在,所以才釀成沉船的悲劇。悲劇發生后,故事的發展很富于傳奇的色彩,出現了很多現實生活中不容易發生的偶合的事件。最后,經過了種種的波折,有情人終于成了眷屬,作者給了這個故事一個喜劇的結尾。但這絲毫也沒有減低對那罪惡的社會制度的控訴。

1907年到1909年,他寫成了另一部優秀的長篇小說《戈拉》。在這一部書里,他塑造了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知識分子的形象。他是一個虔誠的印度教徒,遵守種姓制度嚴格到可笑的程度。他對祖國必然會獲得自由抱有堅定的信心。他說:“我的祖國不管受到什么創傷,不論傷得多么厲害,都有治療的辦法——而且治療的辦法就操在我自己手里。”對于一個生長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知識分子來說,沒有奴顏婢膝的媚骨,相信辦法就操在自己手里,這是十分可寶貴的品質。泰戈爾也沒有忘記塑造一個反面人物,戈拉的對立面,這就是買辦洋奴哈倫。他除了皮膚顏色以外,完全英國化了。他認為印度民族是沒有出息的,他把英國書上污辱印度人的句子背得爛熟,以高等印度人自居。泰戈爾在他鼻子上涂上了白粉,在書中給了他一個地位,讓他催人作嘔。一般人都認為這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它一直到今天還為印度國內外讀者所歡迎。

至于泰戈爾的戲劇,情況同小說和詩歌稍稍有所不同。一方面,他寫了不少具有現實意義的作品。在另一方面,他還寫了一些象征劇,像《紅夾竹桃》《暗室之王》等等,這里面也出現勞動人民,甚至工人;但是這些劇本究竟何所指,實在無從確定。反而是那些混合劇本與抒情詩的短劇,像《齊德拉》《修道士》等等,倒能給人以清新的感覺。

在形式方面,貫穿在泰戈爾所有的作品里的是鮮明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風格。這是和他的愛國思想分不開的。泰戈爾一向主張民族間要交流文化,互相學習。在他的作品里,我們也確實可以找到一些西方文學的影響。但是,在他的作品形式方面占主要地位的是印度的民族傳統。這種傳統包括兩個方面:印度古典梵文文學和孟加拉民族文學。他的詩歌融會了這兩方面的影響,吸取了兩者的精華,又加以發揚,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他從很早的時候起,就嘗試著用孟加拉人民的口語來寫詩,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創舉。音樂性很強的生動流利的孟加拉口語賦予他的詩歌以清新健康的氣息和新穎的節奏。他在這方面的成功影響了不少同時代的印度詩人,他們也改用人民的口語寫詩了。他的詩歌之所以一直到今天還為孟加拉人民廣泛傳誦,原因也就在這里。在短篇小說方面,他也接受了孟加拉民間講故事人的一些優秀的技巧,因而創造出一種把抒情詩與故事結合起來的清新樸素的風格。結構簡單,語言精煉,著墨不多,但感染力卻不小。他的戲劇也受到了古典梵文劇本和孟加拉民間戲劇的一些影響,保留了混合歌舞與抒情詩的特色。

總起來說,在印度近代文學史上,泰戈爾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作家熱愛自己的祖國,希望她能得到獨立自由,他對勞動人民和低級種姓的人民是同情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忘記,他的思想中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消極性的東西,而這些東西也不可避免地會反映到他的作品中去。

最后,我們還必須說一說他同中國的關系。1881年,他才20歲的時候,就曾寫文章痛斥英國殖民主義者從印度運鴉片到中國去毒害中國人民的罪惡行為,他把這樣的英國人稱做“強盜”。中國同印度在歷史上有過幾千年的文化交流的關系,我們兩國人民互相學習,因而豐富了彼此的文化。在最近100多年以來,兩國人民都在西方殖民主義的剝削與壓榨下忍受痛苦。我們對彼此命運的關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泰戈爾非常欣賞中國的文化,他給予中國文化以很高的評價。通過翻譯,他讀了很多中國文學家和哲學家的著作。1924年,他曾到中國來訪問,從中國回國以后,就大力提倡研究中國語言文學。

我們中國人民同樣是愛印度人民的。我們尊重印度人民創造的文化,我們也珍視我們的傳統友誼。我們從1915年起就開始介紹泰戈爾的作品。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這種介紹工作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通過泰戈爾的作品,我們中國人民了解了印度人民生活的情況,了解了幾十年前印度人民生活的情況,了解了幾十年前印度民族主義者活動的情況,欣賞了印度,特別是孟加拉大自然的綺麗絢爛的風光。我們今年舉行紀念會,紀念泰戈爾誕生100周年,又出版了10卷《泰戈爾作品集》,目的也就在于促進兩國文化的交流,加強兩國人民的友誼。瞻望中印兩國人民友誼的前途,我們充滿了信心。

1961年4月16日寫畢

選自《文藝報》1961年第5期

季羨林,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品詩文網
導航:品詩文網 > 詩集 > 泰戈爾 > 當前頁
更多閱讀
猜你喜歡
最新閱讀
文章薈萃
精選專題

詩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