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頎·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①。行人刁斗風沙暗②,公主琵琶幽怨多③。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④,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⑤,空見葡桃入漢家⑥。
注釋
①交河:在今新疆吐魯番西北,因河水分流繞城下而得名。唐為安西都護府治所。
②行人:從軍之人。刁斗:軍用金屬器具,日以炊飯,夜以打更。
③公主琵琶:漢武帝時遣江都王劉建女細君以公主身份遠嫁烏孫和親,使人馬上彈琵琶以解其思鄉之愁,故曰“公主琵琶”。
④玉門猶被遮:言皇帝不準罷兵。《史記·大宛傳》載,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命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兵數萬攻大宛。李廣利攻戰不利,引兵還敦煌,士卒存者不過什一二,請暫罷兵。武帝聞之大怒,“使遮玉門,曰:‘軍有敢入者,輒斬之。’”遮,阻擋。
⑤荒外:邊遠荒涼之地。
⑥空見:只見,徒見。葡桃:即葡萄。
賞析
《從軍行》 為古樂府詩題,多寫軍旅征戰生活,屬 “相和歌·平調曲”。這首作品放眼于歷史上和親與交戰反反復復的現象,把筆觸伸入到積怨不解的胡漢雙方,“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不管是普通的士兵還是高貴的公主,他們都在無休止的民族矛盾中承受著痛苦。一個要為戰而流血犧牲,一個要為和而遠走塞外、終老他鄉。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作者對被征討的 “胡兒” 也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這在唐人詩中是不可多得的,體現出超越民族矛盾的、對所有被卷入戰爭的 “人” 的悲憫情懷。最后作者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不惜以百姓鮮血滿足一己私欲的統治者。
這首詩有著非常強烈的悲憫情懷和歷史反思。李頎其實是典型的盛唐文人,志向很高,心里有很多欲望,他作過一首 《緩歌行》,歌唱寒士所憧憬的功名富貴和享樂生活,充滿了對入仕之后的尊榮的夸張天真的狂想。但是現實很快擊碎了他的美夢,他做過縣尉,結果還沒任滿就棄官歸隱。他的心里有很多的不平和悲涼憤慨,這種情懷也滲透到他的詩里,使他的詩歌總有一種慷慨悲涼之氣。他的詩缺乏鮮亮的色調,像 《古從軍行》 里的意象多給人感覺陰冷沉郁,但是大筆勾勒的手法還是顯得意氣磅礴,具有盛唐詩特有的宏放的悲涼和高曠的哀婉,或者說,悲涼而不頹廢,哀婉而有骨力。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李頎《古意》詩詞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