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
馮雪峰
憔悴的花影倒入湖里,
水是憂悶不過了;
魚們稍一跳動,
伊的心便破碎了。
(選自《湖畔》湖畔詩社1922年4月版)
【賞析】
以花寫人的詩多,以憔悴的花寫憔悴的人的詩也多。能否利用傳統的意境而又避免落入窠臼,全在于詩人有無屬于自己的新的感受。
這首詩寫于桃花謝落的杭州西湖邊,作者當時還不到20歲。不到20歲的青年詩人的感受敏銳新鮮而又免不了脆弱。一筆落的“憔悴”便給花給人涂上一層憂郁的底色。當憔悴的花影倒入湖水中時,連波動的湖水都因花的憔悴的面容而失卻了往常的歡快,變得“憂郁不過了”。以花影與水的關系,將內含的花的憂郁傳染給湖;湖自然比花所占的空間,所具有的容量,所涉及的范圍要大,要廣,要深,——這憂郁是多么的沉重深廣啊!
前兩句是靜態的描寫,但靜中有動,這動即是郁悶情緒的無聲的浸潤擴散,擴散的結果是以郁悶情緒在更大范圍的凝結強化了情緒的郁悶。后兩句以突發的動態沖擊沉沉的郁悶,內在的或是外來的力量打破了沉重的透不過氣來的靜穆。但這沖擊,這破裂不是解脫而是加重——她的心“破碎了”。說不清起于何時、來自何方的憂郁使得她如殘花般憔悴。孤單、苦悶、柔嫩、敏感。脆弱的心靈,其承受力已是極限,再也經不起哪怕是輕微的波動。
前兩句與后兩句,一靜與一動,外在的靜與動形成的反差鮮明的節奏與畫面,將內在的郁悶情緒推向廣處、深處、極限處。時代風雨中青年人特有的敏感與脆弱的心靈被表現得委婉又真切。
(李文儒)
上一篇:馮雪峰《楊柳》詩詞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