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地黃者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
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
采之將何用?持之易糇糧。
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
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面郎:
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愿易馬殘粟,救此苦饑腸!
由農人轉化為采藥人,是一種生存的需要。
枯黃的麥子癱倒在枯黃的田壟上,沒有刈割聲,沒有打場聲,纖細的秸稈瑟縮起麥芒的微光,糧食在哪?收成在哪?螟蛉鉆透阡陌的底層,稗草瘋一般生長,祈雨的歌在蒼茫的霜氣中變成土地的殤歌。秋天的土地,生存的土地,散遍瀕死的危機。
萬般饑饉之中,孱弱的農人被迫扔掉鐮鋤,以一種焦躁的目光審視久已熟稔的荒原。地黃!再沒有比地黃更耐得住失血的痛楚,它們扒住龜裂的土地,以最后的綠意,呈示和豐富著最后一塊息壤。農人們迅急將其納入籃中,他們知道,貧窮的土地已無所給予,地黃是他們生命的糧食。
于是搗藥聲響遍農宅,采藥人將所有希望都灑在路上。這是一條玉石鋪就的路,這是一條金粉鍍亮的路。貴族的官邸流光溢彩,鼓樂喧天,瀕危的季節,這里的氣象和傾圮的農屋形成鮮明的對應。階下的石獅盛氣凌人,朱門的銅環盛氣凌人,庭院的照壁盛氣凌人,當白衣公子于高高的門檻前和衣衫襤褸的采藥人峙立成秋天的兩極之色,沒有語言,歌吹驟止,深深的嘲謔狠狠地砸在地上。
而同一時刻,馬廄歡騰起來。人畜的交換被一升粟粒和一筐地黃固定成殘酷的真實。貴族肥馬吃剩的粟粒成了饑餓的農人最寶貴的糧食,而地黃卻在廄槽中放射著嚙人的光芒。驃壯的馬在吃盡地黃之后,騰起四蹄,張揚起貴族的傲慢;農人卻在經歷采藥的過程中,枯縮成疲憊的游魂。稗草幻化成滿倉麥粒,農人食盡殘粟,頹然倒下……
上一篇:白居易《贈元稹》賞析
下一篇:[唐]白居易《白云泉》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