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姤卦第四十四·《象》曰:“姤其角”,上窮吝也。
【譯文】《象傅》說:“遇見空蕩的角落”,說明上九居位窮高極上而導致相遇無人的憾惜。
【說明】三、上兩爻均以陽剛而無所遇,但或稱“無大咎”,或稱“無咎”。兩者之義表明:與其遇合非正,寧可不遇免咎。胡炳文曰:“九三以剛居下卦之上,于初陰無所遇,故雖‘厲’而‘無大咎’;上九以剛居上卦之上,于初陰亦不得其遇,故雖‘吝’而亦‘無咎’。遇本非正,不遇不足爲咎也。”(《周易本義通釋》)
【總論】《姤》卦闡明事物“相遇”之理。但卦辭的“說理”方式卻是“反證”:先用“女壯”譬喻卦中初陰與上五陽的關係是“一女遇五男”,進而戒人勿娶此“女” 。可見,作者主張“相遇” 之道必須合“禮” 守“正”,而對不正當的遇合深惡痛絕。司馬遷云:“諺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無虛言。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史記·佞幸列傳序》)這是用憎嫉的筆調鞭笞以巧言佞色求遇者流,與本卦的象徵主旨略可相通。再視六爻大義,初六一陰是全卦設誡的主要因素,就其自身而論,必須專一繫應于九四,守“貞”則“吉”;若輕浮自縱、邪媚求遇必“兇”。五陽爻的處“遇”情狀,則主于嚴守正道、避防“陰”邪:二剛中不擅有陰物,獲“無咎”;三過剛而進止艱難,無所遇亦“無大咎”;四失遇于陰物,不可強爭,爭執必有兇險;五陽剛中正暫未有遇,宜含藏章美以待賢者; 上居窮極,所遇無人,但未遭陰邪之傷故“無咎”。顯然,諸陽雖當“陰遇陽”、“柔遇剛”之時,卻不可盲目遇合不正之陰。這一點,與卦辭“勿用取女”的喻意正相呼應。若從正面意義分析,此卦實又深寓著《周易》作者對理想、美好的“上下遇合”的尋求; 九五爻辭所謂“有隕自天”,正是“尊者”修德求賢的典型象徵,流露出“君臣際遇”將從天而降的期望。這無疑是本卦義理中所蘊存的一定程度的政治思想。楊萬里從這一角度,援史證曰:“舜遇堯爲天人之合,‘有隕自天’之象,何憂驩兜?何畏孔壬?”(《誠齋易傳》)。
上一篇:周易·漸卦第五十三《《象》曰:“夫征不復”,離羣丑也,“婦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御寇”,順相保也.》
下一篇:周易·隨卦第十七《《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