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蠱卦第十八·《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譯文】《象傳》說:“不從事王侯的事業”,說明上九的高潔志向值得效法。
【說明】儒家“窮則獨善其身”的思想,實出于“時”不可爲而暫作遯避,其宗旨主于抱道守志,以待來日復興再起。楊萬里認爲此爻“不事王侯”,正處于“不必爲”、“不得爲”、“不可爲”之時,非“事”之“高尚”,而是“人高尚其事”;并謂上九猶如“畎畝不忘君,江湖存魏闕”者的形象(《誠齋易傳》),此亦可備參攷。
【總論】《蠱》卦的大義,主于除弊治亂。卦辭既指明此時利于涉難、至爲亨通的前景,又用“先甲”、“后甲”喻示鑒前戒后、謹始慎終的“治蠱”之道。卦中六爻,初、三、四、五諸爻均以匡正父弊設喻:初六志承“先業”、雖危“終吉”,九三剛直遽行、終“無大咎”,六四柔弱不爭、久必“見吝”,六五柔中寓剛、備受稱譽;唯九二以匡正母弊爲喻,戒其因勢利導、慎守“中道”;而上九獨居“治蠱”窮厄之時,則以遠避在外、“不事王侯”爲宜。若細加探尋諸爻取象于“子正父蠱”的蘊義,似又可看出作者意識到“弊亂” 往往是積久而成的、甚或延續一代、兩代人,終至釀成大患。蘇軾曾經就這一問題分析說:“器久不用而蟲生之,謂之‘蠱’; 人久宴溺而疾生之,謂之‘蠱’;天下久安無爲而弊生之,謂之‘蠱’。”“蠱之災非一日之故也,必世而后見,故爻皆以‘父子’言之。”(《東坡易傳》)當然,各爻所示,均是提出在特定條件下治蠱的可行之道;至于拯治弊亂的根本措施,《大象傳》從“救世”的角度闡發“振民育德”之義,似屬古人汲取歷史和現實的教訓而總結出的一條“政治理論”。
上一篇:周易·繫辭上傳《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吉兇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下一篇:周易·訟卦第六《《象》曰:“不克訟”,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