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朝服
在清代冠服制度中,天子的服著是最復雜最嚴肅的。其工藝之上乘、用料之考究、價值之昂貴也是無與倫比的。
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區別主要在衣服的邊緣,春夏用緞,秋冬用珍貴皮毛為緣飾之。
朝服的顏色以黃色為主,以明黃為貴,只有在祭祀天時用藍色,朝日時用紅色,夕月時用白色。
朝服的紋樣主要為龍紋及十二章紋樣。一般在正前、背后及兩臂繡正龍各一條;腰帷繡行龍五條襞積(折裥處)前后各繡團龍九條;裳繡正龍兩條、行龍四條;披肩繡行龍兩條;袖端繡正龍各一條。
十二章紋樣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種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云紋。
清代皇帝的朝服也叫朝袍。它與龍袍的區別在于:龍袍無披領而朝袍有披領;龍袍為衣裳相連屬的四開裙袍,而朝袍則為上衣下裳不相連屬的裙式袍。
上一篇:清代的試婚格格-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清初的滿蒙聯姻-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