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趣談·李調元
李調元(1734~?),字羹堂、贊庵、鶴洲,號雨村、墨莊、童山蠢翁,綿州 (今四川綿陽)人。清著名戲曲理論家、文學家。乾隆間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歷遷考功員外郎、廣東學政、直隸通永道。曾得罪權相和珅,充軍伊犁,后以母老得釋歸。其詩雄健挺拔,頗有反映民間疾苦之作。戲曲論著有《雨村曲話》《雨村劇話》。又編寫川劇劇本《春秋配》《梅絳褻》《花園錯》《苦節傳》等。另著有《童山詩集》,輯有《全五代詩》等。
春芍藥,夏牡丹,秋菊冬梅,吾乃探花郎三江徐廣義
東啟明,西長庚,南極北斗,我本謫仙子四川李調元
李調元任直隸通永道時,他的屬下有一位官員名叫徐廣義,曾經過殿試為探花,才學不凡。徐認為李不過是個進士,遠不如自己,如今反受制于李,心里很不服氣。一天,李的轎子走在大道上,與徐的轎子正好迎面相逢。按官職大小,理應徐廣義讓路。可是,徐廣義明知是李調元,就是攔住不讓,打算好好刁難、捉弄一下他的這位上司。李派人上前,命令攔路轎通報姓名。徐并不答話,而是十分傲慢地口吟一句上聯: “春芍藥,夏牡丹,秋菊冬梅,吾乃探花郎三江徐廣義。”李調元一聽,心中有數了,因為他早就知道下屬中有一個探花出身的徐廣義,說過不少不知天高地厚的大話,今日分明是狹路相逢,非交鋒一下不可了。于是,李調元在轎里高聲回道:“東啟明,西長庚,南極北斗,我本謫仙子四川李調元。” 李的下聯,神清氣爽,格調勝于上聯。徐廣義聽后,立即下轎,甘拜下風。兩人握手言和,互表敬意。
春芍藥,夏牡丹,秋菊冬梅,吾乃探花郎三江徐廣義
東啟明,西長庚,南極北斗,我本謫仙子四川李調元
上一篇:印章趣談·李苦禪
下一篇:印章趣談·李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