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平帝母中山衛姬》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漢平帝母中山衛姬》人物故事小傳
衛姬,生卒年不詳。中山盧奴(今河北省定縣)人。其父衛子豪官至衛尉,位列九卿。衛姬之姊為漢元帝劉奭婕妤,其姑為漢宣帝劉驁婕妤。衛姬由成帝作主嫁給宗室中山孝王。公元前9年,衛姬生平帝。平帝即位后,王莽為專國柄,防止平帝外戚干其政,遂立劉成都中山王,奉中山孝王后,拜衛姬為中山孝王王后,阻止衛姬西赴京師。當時平帝僅9周歲,衛姬想念兒子,日夜以淚洗面。雖有王莽之子王宇助其上書求至京師,終于不成功。事發后,王莽殺死王宇,并盡誅衛氏支屬。王莽代漢以后,廢衛姬為家人,歲余即死去。
〔正 史〕
中山衛姬,平帝母也。父子豪,中山盧奴①人,官至衛尉②。子豪女弟③為宣帝婕妤,生楚孝王;長女又為元帝婕妤,生平陽公主。成帝時,中山孝王無子,上以衛氏吉祥,以子豪少女配孝王。元延四年④,生平帝。
平帝年二歲,孝王薨,代為王。哀帝崩,無嗣,太皇太后⑤與新都侯莽⑥迎中山王立為帝。莽欲專國權,懲丁、傅⑦行事,以帝為成帝后⑧,母衛姬及外家不當得至京師。乃更立宗室桃鄉侯子成都為中山王,奉孝王后。遣少傅左將軍甄豐賜衛姬璽綬,即拜為中山孝王后,以苦涇縣為湯沐邑,又賜帝舅衛寶、寶弟玄爵關內侯。賜帝三妹,謁臣號修義君,哉皮為承禮君,鬲子為尊德君,食邑各二千戶。莽長子宇非莽隔絕衛氏⑨,恐久后受禍,即私與衛寶通書記⑩,教衛后上書謝恩,因陳丁、傅舊惡,幾得至京師。莽白太皇太后詔有司曰:“中山孝王后深分明為人后之義,條陳故定陶傅太后、丁姬誖天逆理,上僭位號,徙定陶王于信都,為共王立廟于京師,如天子制,不畏天命,侮圣人言,壞亂法度,居非其制,稱非其號。是以皇天震怒,火燒其殿,六年之間大命遂,禍殃仍重,竟今孝哀帝受其余災,大懼古人之禍敗,近事之咎殃,畏天命,奉圣言,是乃久保一國,長獲天祿,而令孝王永享無疆之祀,福祥之大者也。朕甚嘉之。夫褒義賞善,圣王之制,其以中山故安戶七千益中山后湯沐邑,加賜及中山王黃金各百斤,增傅相以下秩。”
衛后日夜啼泣,思見帝,而但益戶邑。宇復教令上書求至京師。會事發覺,莽殺宇,盡誅衛氏支屬。衛寶女為中山王后,免后,徙合浦。唯衛后在,王莽篡國,廢為家人,后歲余卒,葬孝王旁。
《漢書》卷九七
〔注 釋〕
①盧奴:縣名,治所在今河北省定縣。②衛尉:漢九卿之一,掌宮門衛屯兵。③女弟:妹妹。④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⑤太皇太后:即王政君,漢元帝皇后。請參見《漢元帝皇后王政君》。⑥新都侯莽:即王莽。⑦丁、傅:丁指漢哀帝母丁姬;傅,指漢哀帝祖母、漢元帝昭儀傅氏。哀帝即位后,傅氏被尊為皇太太后,丁姬被尊為帝太后,其親屬亦貴幸,在國家權力的占有上對王莽構成了很大威脅。請參見本書《漢元帝昭儀傅氏》和《漢哀帝母定陶丁姬》。⑧從帝為成帝后:以平帝為成帝的后嗣。⑨“宇非”句:宇王莽長子王宇;非莽隔絕衛氏:反對王莽不讓衛姬和平帝母子相見的做法。⑩通書記:通書信;通消息。
上一篇:《漢哀帝母定陶丁姬》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漢哀帝母定陶丁姬》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漢文帝皇后竇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漢文帝皇后竇氏》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