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章趣談·邊壽民
《邊壽民》:邊壽民 清康熙二十三年—乾隆十七年(1684-1752),原名維祺,以字行,更字頤公,號漸僧,又號葦間居士,江蘇山陽(今淮安)諸生。與王孟亭友善。用潑墨法寫蘆雁。瀟灑生動,飛鳴宿食,各得神趣。間畫山水、花卉,別有逸趣。亦工書法。
《邊壽民》:主要閑章:葦間居士 水云鄉
葦間居士
邊壽民曾于淮安舊城東北隅梁陂橋附近建葦間書屋,故有此號。其《滿江紅·葦間書屋》云:“萬里歸來,就宅畔誅茆結屋。柴扉外沙明水碧,荇青蒲綠。安穩不愁風浪險,寂寥卻煙云足。更三城宛轉一舟通,人來熟。泉水冽,手堪掬;翁酒美,巾堪漉。只有情有韻,無拘無束。此志已隨流水去,曠懷不與浮云逐。笑吾廬氣味似僧寮,享清福。”可知風景之秀美,過得雖然清貧,但無拘無束,逍遙自在,書屋有屋數楹,為起居讀書之所,還有專供繪畫的水上小亭,尤清雅絕俗,名蓮葉仙舟。筆者以為邊氏之所以善繪蘆雁,就是因為他有得天獨厚的生活環境,能與蘆雁朝夕相對,如同親友。正如他自己所說:“葦間好,卻好是儂家,或集或翔圖雁彩,和煙和雨畫蘆花,對景便無差。”(《憶江南·葦間好》)這種“對景便無差”,是一種物我情景的交融,他畫蘆雁不光光是“平生雅愛隨陽鳥”,更是以之自況。他曾有詩云:“不受人間握粟呼,橫空渺渺下平蕪。”書屋還成了邊壽民與朋友如程晉芳、任瑗、周振采、程嗣立、華喦、許濱、周笠等人雅集的場所,繪有《葦間書屋圖》,并加題詠。盧見曾題道:“雁議門迎綠一灣,街蘆風起塞云還。怪教鴻爪流傳遍,潑墨原來在葦間。”任瑗題云:“邊叟從來澹蕩人,勸之彈冠動即嗔。閉門煮水何酸辛,陶詩歐帖無點塵。余事水墨妙入神,颼颼腕底風雨聲。須叟絹上物態新,槌床大叫擲冠巾。”鄭板橋《淮陰邊壽民葦間書屋》云:“邊生結屋類蝸殼,忽開一窗洞寥廓。數枝蘆荻撐煙霜,一水明霞靜樓閣。夜寒星斗垂微茫,西風入搖燭光。隔岸微聞寒犬吠,幾撚吟髭更漏長。”都生動地點出了邊壽民在葦間書屋生活、作畫的情態。
水云鄉
邊壽民《沁園春》一闕云:“自笑輒生,五十年來,究竟何如?只詩囊畫篋,客裝蕭瑟,疲驢瘦馬,道路馳驅。大海長江,驚風駭浪,冒險輕身廿載余。真奇事,卻公然不死,歸到田廬。”可知他前半生過著四處賣畫,漂泊不定的生活,到了晚年才稍稍安頓下來,筆者以為他刻用此印,可能就是對自己前半生生活的一種記錄。
葦間居士
水云鄉
上一篇:翰墨趣談·趙文深
下一篇:閑章趣談·鄧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