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談·趙孟頫
《趙孟頫》:趙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書畫家。字子昂,號 “松雪道人”。湖州人。仁宗時,曾拜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時稱 “趙承旨”。卒,贈魏國公,謚 “文敏”。又稱 “趙文敏”。
趙孟頫本為宋宗室后裔,后入元為官。幼聰明,讀書過目輒成誦,為文操筆立就。擅詩,精佛、老之學,書畫最為知名。于書法、篆籀分隸真行草書,無不妙絕古今。與鮮于樞并稱為 “元代二妙”。夫人管道升,子趙雍、趙奕皆善書,被譽為書畫世家。《書林紀事》云: “元趙子昂以書法稱雄一世,落筆如風雨,一日能書一萬字。” 明解縉《春雨雜述》云: “(趙孟頫)天資英邁,積學功深,盡掩古人,超入魏晉,當時翕然師之?!?傳世名作有《行書洛神賦》、《三門記》、《膽巴國師碑》、《妙嚴寺記》、《小楷漢汲黯傳》等。
學書貴 “勤”
俗話說: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边@句話若用于學書,則可改為: “書山有路勤為徑,墨海無涯苦作舟。”其中的道理不難明白,就是學習書法,必須在“勤”字上下功夫,用勤奮創造成績。
勤奮是學習書法的第一要求,沒有一點恒心,不肯吃點苦頭的人,永遠不會在書法上有所作為。古往今來,許多有成就的書法家,其一生莫不是帖不離案,筆不離手,勤學苦練,廢寢忘食。趙孟頫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
趙孟頫像
趙孟頫一生勤奮,給后世留下了許多書法珍品。他寫字速度很快,量也比較大,小楷一寫就是幾千,甚至上萬。但不論寫多少,他都認真細致,從頭到尾,手不倦,筆不停,一字不差,一筆不茍,落筆如風,著紙如飛,而差錯絕無。這和他平時的勤學苦練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平時的勤力用功,無論如何做不到這一點。
趙孟頫由“二王”而入書法,細心琢磨其用筆之道,在書法上花費了大量心血。他勤奮好學,每當得到一本二王的法帖,總要臨摹數百遍才肯放手。對于前代書法家的碑帖,他也相當重視,經常用心記憶,甚至能背臨出13位前代書法家的碑帖。他的背臨和原碑帖對照,幾乎沒有一點出入。經過長期的勤學苦練,趙孟頫終于形成了“圓潤豐腴,精能秀媚”的風格——“趙體”,為書法藝術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也在我國書法史上占據了重要位置。
《膽巴碑》 (局部) 元 趙孟頫
《違遠帖》 元 趙孟頫
上一篇:收藏趣談·趙佶
下一篇:楹聯趣談·趙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