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扶風縣·馬援墓》陜西名勝簡介
在扶風縣城西7里伏波村。馬援墓是東漢著名大將伏波將軍馬援的葬地。
馬援(前14—49年),東漢初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東北)人,字文淵。新莽末,為新城(今陜西漢中)大尹(太守),后附割據隴西(今甘肅境)的隗囂,繼歸劉秀,倒戈攻隗囂,遂在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十一年(35年)任隴西太守,率軍擊破先零姜。建武十七年(41年)任伏波將軍,封新息侯。建武十八年(42年)以馬援出兵討交阯(今越南)。建武二十年(44年)遣馬援屯襄國(今河北邢臺)。
據《通鑒輯覽》記載:“馬援自交阯還,平陵(古縣名,以漢昭帝劉弗陵的陵墓為縣)孟冀迎勞之。援曰: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冀曰:諒為烈士當如是矣。”這一段豪言壯語,引出一句成語,即“馬革裹尸”。建武二十五年(49年)夏,新息侯馬援在進擊武陵五溪蠻時,軍至臨鄉(湖南省境內)失利,帝派中郎將梁松,乘驛責問馬援,會援卒。梁松因報宿恨,遂構陷援。譖之援由交阯運回明珠文犀。帝怒,追收新息侯印綬。
據《后漢書·馬援傳》記載:“援卒后,有上書譖之者,帝怒,妻孥惶懼,不欲以喪還舊塋,裁買城西數畝地草葬而已。妻子詣闕,上書訴冤,前后六上,然后得葬。”
馬援墓為圓錐形夯土堆,冢高約10米,直徑約10米,墓前有清代刻立墓碑,碑上鐫刻“漢伏波將軍墓”。
馬援墓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漢中·勉縣·馬公祠》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寶雞·扶風縣·馬融講經臺》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