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趣談·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名以霖,號江上老人、左耳、聾叟、三癡生等,別署林散耳。安徽和縣人。現代著名書法家。早年從南京張立甫學畫,后隨藝術巨匠黃賓虹學習書畫。經過幾十年的奮斗,終于大器晚成,在詩、書、畫等方面均取得很高的成就,有詩、書、畫 “三絕” 之稱。繪畫以水墨山水見長。詩集《江上詩存》中有2000多首詩。60歲后專攻草書,以其蒼茫淋漓、云煙四溢的狂草書冠絕今世,有 “當代草圣” 的美譽。生前為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畫師、南京書畫院院長、中國書協常務理事等。20世紀末,《中國書法》《書法導報》等單位舉辦“中國20世紀十大杰出書家”評選活動,林散之名列十大書家之中。
林散之像
耳聾手殘 拖泥帶水
林散之練就了一身的武藝,能雙手搬起打谷場上四五百斤重的石磙使之直立翻滾10多次,還曾因武功而免遭儻駱道上匪盜的毒手。書寫草字,好像也得了武藝之助。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目睹他揮毫的風采時,由衷地贊嘆道:“林老寫字,真如大鵬展翅! ”
林散之耳聾手殘,作書畫落款常用“左耳”、“散左耳”、“散之左耳”,意在說明: 第一,左耳已聾; 第二,自己“與時相左耳”。解放后,因不復“與時相左”,遂改稱“散耳”。1970年除夕,他獨自到烏江鎮浴室洗澡,失腳跌入滾水鍋里,燙傷面積超過90%,右手右臂傷殘嚴重,痊愈后只能用三個手指執筆寫字,因此有時落款為“林三指”,恰與“林散之”諧音。
“筆法沾沾失所稽,不妨帶水更拖泥。錐沙自識力中力,灰線尤宜齊不齊。”這是林散之的論書詩名句。從他的書法扇面看,雖然由于尺幅的限制字數較少,但“拖泥帶水”的用筆特點卻仍很明顯。這樣的用筆舉重若輕,纖纖細線中似含千鈞之力。線條隨機應變,若縱若擒,或隱或現,虛靈蘊藉,無窮的韻味盡在其中。
馬鞍山林散之草堂
《書法》扇面 林散之
上一篇:印章趣談·林則徐
下一篇:信札趣談·林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