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弱兵誘敵
756年,“安史之亂”爆發(fā)的第二年,安祿山到處散布說,其黨羽崔乾佑只有4000名老弱殘兵,想引誘朝廷的軍隊上鉤。唐肅宗不聽大將郭子儀、李光弼勸諫,派鎮(zhèn)守潼關(guān)(今陜西潼關(guān)北)的兵馬副元帥哥舒翰出兵討伐崔乾佑。
哥舒翰率20萬大軍進軍靈寶(今河南靈寶)西原,而崔乾佑部南靠高山,北臨黃河,在70里長的隘道、險要之處,布滿精兵強將,虎視眈眈。
哥舒翰率領(lǐng)隨從策馬觀察敵情,遠遠望見崔乾佑所帶兵員甚少,便將手一揮:各路大軍,齊頭并進!
哥舒翰沒想到,崔乾佑把重兵藏在后陣,暴露在外面的不過1萬人。按照他的命令,這些士兵十個一群、五個一簇,零零星星,散在陣前游走。他們嘻嘻哈哈,有的疏散開,有的擠一塊,有的向前沖,有的向后退,稀稀拉拉,散散漫漫。哥舒翰的部下見了,掩口譏笑:這幫飯桶能打仗?
鑼鼓一響,雙方交戰(zhàn)。崔乾佑軍隊旗幟突然倒下,敗退而去。唐軍見狀,馬上高聲呼喊緊追而去。不知不覺中,漸漸追進隘道。
一會兒,崔乾佑的伏兵突然殺出,喊聲四起。高處扔下的許多木頭、石頭,砸得官軍慘叫不止,死傷無數(shù)。隘道狹窄,官軍手中的長槍長矛再也施展不開。
哥舒翰心急如焚,忙命將士用馬拉著氈車在前面奔撞,想以此沖垮敵人。過了正午,老天突然刮起東風(fēng)。崔乾佑冷笑一聲,右手朝后一招,幾十輛裝滿草的車輛風(fēng)馳電掣般推出,堵塞住了氈車的去路。一把火點燃干草,火借風(fēng)勢,片刻間氈車著火。煙焰遍布隘道,官軍睜不開眼,難分敵我,自相殘殺。官軍急了,紛紛亂嚷:“敵人在煙霧里,朝煙里射箭!”天黑了,官軍的箭統(tǒng)統(tǒng)射光,煙霧里卻不見一個敵人蹤影。
官軍正詫異間,背后傳來殺聲。原來,崔乾佑早派將領(lǐng)帶著精銳騎兵繞過南山,從后方偷襲官軍。官軍腹背受敵,首尾驚亂,人心惶惶,大敗而去。剎那間,有的丟盔棄甲逃進山谷,有的互相擁擠跌進黃河淹死,慘叫聲震撼天地。
崔乾佑率軍乘勝追擊。官軍后援部隊見到前面軍隊慘敗,紛紛自行潰散。黃河北面的唐朝守軍目睹此景,紛紛不戰(zhàn)而逃、望風(fēng)披靡。哥舒翰見大軍節(jié)節(jié)敗退,大勢已去,仰天長嘆:“天負我也!”急忙率數(shù)百人,落荒而逃。
此役,唐朝20萬大軍被殲,軍事重鎮(zhèn)潼關(guān)失守,驍將哥舒翰也淪為叛軍階下囚。
上一篇:安史明金湯解毒
下一篇:察掛鐘識假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