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趣談·李世民
《李世民》: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唐代皇帝、政治家、軍事家。李淵次子。626—649年在位。在位期間,修《氏族志》,規定憑官爵高低定等級;發展科舉制度,地方官吏實行考核。推行均田制、租庸調法和府兵制度;興修水利,發展經濟。貞觀四年(630年),擊敗東突厥,在其領地建立行政機構,任用突厥族人為都督等官。貞觀十四年(640年)削平高昌割據勢力,發展“絲綢之路”的交通,促進貿易和文化交流,一度出現“貞觀之治”。晚年連年用兵,營建宮室,賦役日益苛重。
“貞觀”連珠印
作為鑒賞、審定、收藏之用而鈐蓋于書畫等作品上的印章,都稱為鑒藏印。現得知最早的鑒藏印是東晉仆射“周”這方小白文印。繼后是唐太宗用的“貞觀”連珠印。在隋、唐兩代的帝王中,最喜書畫收藏和鑒賞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他不但在政治上頗有作為,而且在保藏古代字畫上也值得大書一筆。據稱,他在登基前就頗愛收藏書畫,登基后即下令將御府內鐘繇、王羲之等人的法書真跡作了整理,隨后又千方百計征集名人作。當蕭翼在房玄齡推薦下為他收來《蘭亭序》后,他在高興之余,賞給房玄齡彩錦千段;拜蕭翼為員外郎,加入五品,同時賜予裝入珠玉的銀瓶、金鏤碗、瑪瑙碗各一個。并且賜給房、蕭兩人莊室各一區。李世民對書畫征集實行了優厚的政策,使得內府書畫庋藏日漸豐富,以至于后來,內府中鐘繇、張芝、張旭、王羲之、王獻之等的書法多達4 0 0卷,其他漢、魏、晉、宋、齊、梁、陳的雜跡達3 00卷。“貞觀”連珠印便是唐太宗鈐蓋在其內府書畫收藏品上的印鑒,故有人說“收藏印始于唐太宗”似更有根據,蓋“印于所藏之書畫上,其理最通”。
貞觀
上一篇:收藏趣談·李一氓
下一篇:楹聯趣談·李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