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趣談·李東陽
李東陽(1447~1516),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生于京師(今北京市),祖籍茶陵(今屬湖南)。明政治家、文學家。天順年間進士。武宗時,官至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卒贈太師。4歲能寫徑尺大字,有神童之譽。17歲登第,才名遠播。立朝50年,居相位15年,門生故吏滿天下,名重一時。為 “茶陵詩派” 首領。著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主編《大明會典》《歷代通鑒纂要》《孝宗實錄》,校正《憲宗實錄》。
子坐父立,禮乎
嫂溺叔援,權也
李東陽4歲就能寫大楷。景泰年間,他被當做神童推薦給朝廷。入宮時,由于人小,靠太監扶著才跨過門檻,太監與他開玩笑說: “神童腳短。”李應聲答道:“天子門高。”拜見后,景泰帝朱祁鈺命他寫“龍”、“鳳”、“龜”、“麟”等10余字,他都寫得很好。景泰帝很高興,把他抱到膝上,送給他御花園中的水果和皇宮內府的元寶。那時李的父親拜見后站在丹墀下,景泰帝見此情景,就問李:“子坐父立,禮乎? ”這實際是出了個上聯,意思是兒子坐著,而父親站著,這合乎禮嗎?李應聲對答道: “嫂溺叔援,權也。”這是對的下聯,意思是嫂嫂落水,小叔子去救她,這是權宜的辦法。
上一篇:印章趣談·李世民
下一篇:收藏趣談·李公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