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睿》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
字懷文,京兆杜陵(在今陜西西安市東南)人。祖父韋玄,不愿為官,隱居南山(終南山,在今西安市南)。父韋祖歸,為寧遠長史。睿好學,事繼母以孝聞。伯父韋祖征為郡守,每攜之同往,視之如子。表兄杜幼文為梁州刺史,邀睿同行。梁州(治所在今南鄭縣)富饒,往者多以賄敗,睿雖年幼,獨以廉聞。
升明元年(公元477年)十二月,荊州刺史沈攸之舉兵起事,睿與江夏內史柳世隆守郢城(今湖北武昌縣)。攸之平,遷前軍中兵參軍。齊朝建,累為廣德令、齊興太守、右軍將軍。齊末,國家多事,睿不欲遠行,求為上庸太守(治所在今竹山縣)。
永元元年(公元499年)十一月,太尉陳顯達舉兵尋陽(今江西九江市),逼京師,民心惶惶。西土人謀于睿,睿曰:“陳雖舊將,非命世才。”乃遣二子結于雍州刺史蕭衍(梁武帝);又率郡人伐竹為筏,以眾二千、馬二百,倍道來赴。衍見睿甚悅,拊幾曰:“他日見君之面,今日見君之心,吾事就矣。”在克郢、魯(今湖北漢陽縣),平加湖(在今黃陂縣南)戰中,謀多出于睿。次年十月,帝(東昏侯)殺尚書令蕭懿(衍兄),又欲殺衍,衍舉兵反。
中興元年(公元501年)七月,大軍將發郢,衍謀擇留守,難得其人;久之,顧謂睿曰:“棄騏驥(良馬)而不乘,焉遑遑(匆忙)而更索?”即以為冠軍將軍、江夏太守,行郢府事。
郢城初圍,男女近十萬。城圍二百余日,饑餓浮腫,疾疫流行,死者十之七八,積尸床下,而生者寢其上,每屋皆滿。睿收葬死者,撫其生者,郢人遂安。
次年四月,衍即皇帝位,是為梁武帝。睿遷廷尉。及蕭統立為太子,遷太子右衛率、輔國將軍、豫州刺史,領歷陽太守。
天監五年(公元506年)五月,睿遣長史王超等攻小峴(在今安徽含山縣北,又名昭關山),未能拔。魏出數百人陳于門外,睿欲擊之。諸將皆以為未有戰備,不可戰。睿曰:“魏城中二千余人,足以固守,今無故出人于外,必其驍勇者也,茍能挫之,其城自拔。”眾猶遲疑。睿指其節(符節,朝廷授予之憑證)曰:“朝廷授此,非以為飾,韋睿法不可犯也!”遂進擊之,士卒皆殊死戰,魏兵敗走,小峴遂拔。繼攻合肥。
先是,右軍司馬胡景略等攻合肥,久不下。睿至,巡視山川形勢,于夜間率眾至淝水筑堰,及堰成水通,舟艦繼至。而魏將楊靈胤率師五萬來攻,眾懼,請增兵。睿笑曰:“賊至城下,方求益兵,將何所及!”“兵貴用奇,豈在眾也!”遂擊靈胤,破之。繼而令筑城于岸以守堰,魏攻拔之,城中千余人皆沒。魏軍乘勝至堤下,兵勢甚盛,諸將懼,欲退。睿怒曰:“將軍死綏(意為軍敗而退,將當死之),有前無卻。”命取傘扇麾幢,樹之堤下,示無動志。魏人來挖堤,睿親與之爭。及魏兵敗退,睿即筑堤以自固,又起戰艦,高與合肥城等,四面臨之,城中人皆哭。城潰,俘斬萬余人,獲牛羊萬數,絹滿十間屋,皆充軍資,無有私者。合肥既平,有詔班師。時魏軍近,睿恐為所襲,乃悉遣輜重居前,自乘小轎殿后。魏人畏其威名,望之而不敢逼。
十月,魏中山王元英反攻淮南,眾號百萬,圍鐘離(今鳳陽縣),武帝遣征北將軍曹景宗拒之。景宗至邵陽洲(在今鳳陽縣東北淮水中),筑壘自守,未敢進。武帝怒,令睿援之,賜以龍環御刀,曰:“諸將有不用命者斬之。”睿自合肥直指陰陵(在今定遠縣西北)大澤,過澗谷,架飛橋。諸將畏魏軍盛,多勸緩行。睿曰:“鐘離今鑿穴而處,負戶而汲,車馳卒奔,猶恐其后,而況緩乎。”旬日而至邵陽,即于景宗營前二十里,夜掘長塹,樹鹿角,截洲為城,及曉而營立。元英見而大驚,以杖擊地曰:“是何神也!”
六年(公元507年)二月,魏將楊大眼將萬騎來戰(大眼勇冠三軍,屢建戰功),睿結車為陣。大眼圍之,睿強弩二千,頓時俱發,洞甲穿中,殺傷者眾,箭穿大眼右臂,喪魄而走。明旦,元英自率軍來戰。睿乘小轎指揮,一日數戰,英甚畏之。是夜,魏軍又來攻城,箭如雨集。睿子韋黯請下城以避之,睿不許。
先是,魏軍于邵陽洲兩岸為兩橋,樹柵數百步,跨淮通道。睿預為大艦,使與魏橋等高,及淮水暴漲,即遣之。戰艦競發,直指魏壘,盡殲洲上魏軍。繼以載草灌油小船焚其橋,風急火盛,煙塵蔽天;敢死之士,拔柵斫橋,傾刻之間,橋柵俱盡。梁軍奮勇爭先,呼聲動天地,無不以一當百,魏軍大潰。英見橋絕,遂棄城走,大眼亦燒營而去,魏軍士盡棄兵甲,爭先投水逃命,死者十余萬,斬首亦十余萬。梁軍乘勝追擊,沿淮百余里,魏軍尸相枕藉,生擒五萬人,收其資糧、器械如山積,牛馬驢騾不可勝計。景宗與群師皆先告捷,睿獨居后,世人以此尤賢之。
七年(公元508年)十月,司州刺史馬仙自北還軍,為魏軍所追。武帝令睿領軍援之。睿至安陸(屬今湖北省),筑城增高二丈余,開大塹,起高樓。眾譏其示弱于敵,睿曰:“不然,為將當有怯時。”元英本欲雪邵陽之恥,聞睿至,乃退。睿亦罷軍。
十三年(公元514年),為丹陽尹。次年二月,為平北將軍、雍州刺史。普通元年(公元520年)八月,死。時年七十九。遺言薄葬,斂以時服。謚曰嚴。
睿以愛民為本,所在必有政績。愛護士卒,營幕未立,終不肯舍,井灶未成,亦不就食。撫育孤侄,過于己子。歷官所得賜祿,皆散之親故,家無余財。
睿身體素弱,未嘗騎馬。每戰,常乘小轎督厲將士,勇氣無敵。晝則巡視部隊,夜則起草軍書。善于團結將帥,化解不和。初胡景略與前軍趙祖悅交惡。景略一怒,自嚙其齒,齒皆流血。睿以將帥不和,將致禍害,乃酌酒勸景略曰:“但愿兩武勿復私斗。”于是胡、趙二人終得無害。臨陣交鋒,勇猛果敢,常出奇致勝。為一代名將。
尤為可貴的是,他不隨俗流。武帝篤信佛,天下從風而化,寺廟遍布江南,而睿不與眾同,所行獨異,慕石奮、陸賈(均為西漢大臣,以孝謹聞名)之為人。
上一篇:《韋孝寬》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
下一篇:《韓世忠》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