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趣談·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云臺、蕓臺,別號揅經老人、雷塘庵主。江蘇邗江人,因其祖父應武舉占籍儀征,故史稱儀征人。清代著名學者、書法家、文物鑒賞家、教育家、政治家。歷官山東、浙江學政,內閣學士,禮部、兵部、戶部、工部等侍郎,浙江、河南、江西巡撫,漕運總督及湖廣、兩廣、云貴總督,太子少保,體仁閣大學士。先后主刑部、兵部,兼署都察院左都御史,任經筵講官、殿試讀卷官,教習庶吉士。以老疾請退,加銜太子太保。阮元任職中,悉心辦學,培養人才。他本人博學融通,凡經史、小學、歷算、地理、金石、校勘等無不涉及,尤以治經名重于世。仕宦生涯50余年,雖忙于政務,但又從事學術研究,著述不輟。前人贊阮元 “身經乾嘉文物鼎盛之時,主持風會數十年,海內學者奉為山斗焉”。著有《山左金石志》《兩浙金石志》《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十三經注疏校勘記》《廣陵詩事》等。
尊碑抑帖 筆力遒勁
阮元精于金石書法之學,他將20余年積累的學識著成 《南北書派論》 和 《北碑南帖論》,系統地總結分析魏晉以來書法的變化,將其劃分為南北兩大系統,論述了碑帖的形成及其特點,認為北派才是書法的正傳,保存了隸書的古意,而北派書法又源于碑石,因此主張學習書法應以習碑為主,首倡碑學。兩書的問世,開始扭轉了自唐太宗以來將王羲之書法絕對化的審美觀,歷史性地提出書法的正統在于北碑之說,開“尊碑抑帖”說的先河,對后來包世臣、楊守敬、康有為等書論家影響極大,并為康有為將碑派書學推向頂峰的理論打下了基礎。
阮元像
從阮元的書法扇面看,筆力遒勁生動,頗有創意和新鮮感,成為道光以后書法家開拓書藝新領域的動力。有學者說阮元的書風“寢饋于石門頌……中年亦力學自石卒史碑,做擘窠大字,縱橫排蕩,無一不與神合”。他的隸書,點線筆畫中有北碑的意趣,又不失漢碑的神韻,剛柔動靜變化寓于自然隨意之中。尤為難得的是,其中每一點線的筆法變化竟無一重復相同,體現了他高深的書法學養和于傳統“能入能出”、揮寫自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的大家風采。
《書法》扇面 阮元
《書法》扇面 阮元
上一篇:閑章趣談·阮元
下一篇:扇面趣談·陸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