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王蕭紀
梁豫章王蕭棟稱帝后,改年號為天正。武陵王蕭紀稱帝后,也改年號為天正。兩人又各在位一年。這本是偶然的巧合,后來的無聊文人卻附會說: 天字“二人”,正字“一止”也。似乎兩人取此年號,便已預示了將要一年而滅。這當然是十分可笑的。
蕭棟是侯景立的傀儡皇帝,前面已有專文介紹。這里要介紹的是蕭紀。
蕭紀字世詢,乃梁武帝第八子。自幼好學,有文才,不尚浮華之辭。天監十三年(514)封為武陵郡王。歷任瑯邪、彭城二郡太守、丹陽尹、會稽太守、東揚州刺史等職。大同三年 (537)起調任督益梁等十三州諸軍事、安西將軍、益州刺史。到他稱帝時,已在蜀經營了十五年之久。他在蜀期間,南開寧州、越嶲,西通資陵、吐谷渾,內修耕織鹽鐵之政,外通商賈遠方之利,財用充裕,兵甲殷積,有馬八千匹。文治武功,頗為顯著。
侯景亂梁,建康陷落,武帝餓死臺城之后,湘東王蕭繹于梁大寶元年(550) 四月起兵江陵,討伐侯景。蕭繹亦是武帝之子,因排行第七,故蕭紀常稱之為七官。蕭紀一向認為蕭繹的文治武略不如自己,聽說蕭繹要討伐侯景,頗不以為然地對左右說:“七官一文士,豈能成此匡復大事!”當年五月,蕭紀派了世子園照帥兵三萬先行沿江東下,聲稱受湘東王節度,實質是探聽動靜。蕭繹也深知八弟頗有野心,因而待園照到達巴水,蕭繹便授之為信州刺史,命他屯于白帝,沒讓他東下。十一月,蕭紀親帥大軍東下,蕭繹一看這架勢,分明是想與自己爭奪天下,如今侯景未平,怎能兄弟先鬧起糾紛來? 于是命特使給蕭紀送去一封親筆信,勸他退兵。信中說: “蜀人勇悍,易動難安,弟可鎮之,吾自當滅賊?!庇钟昧硪粡埣垖懙溃?“地擬孫劉,各安境界;情深魯衛,書信恒通?!币馑际钦f: 你我就象孫權的劉備,應當各自管好自己的地盤,永保兄弟之深情,常以書信相往來。接信之后,蕭紀果然暫時停止了東下,算是默認了七官提出的東西分治方案。
蕭繹穩住了八弟之后,全力進討侯景,很快取得了最大進展。大寶二年(551)六月,胡僧祐、陸法和在巴陵大敗侯景,生擒景大將任約。接著,王僧辯攻克郢州,活捉景大將宋子仙、丁和。蕭繹見侯景精兵猛將損失殆盡,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便在繼續進兵建康的同時,開始準備對付蕭紀。他先派了陸法和去屯守峽口,以防蜀軍東下。又設計拔掉蕭紀安在東邊的一個釘子西陽 (今湖北黃崗) 太守蕭園正。園正系蕭紀次子,在西陽寬和好施,甚得民心,歸附之人甚多,且有兵一萬。蕭繹怕一旦和蕭紀開仗,不免有遭到東西夾擊的危險。因而決定先把這棵釘子拔掉。他假意委任園正為平南將軍,園正不知是計,高高興興地去江陵接受伯父的恩典,蕭繹卻避而不見,讓南平王蕭恪設宴招待,將園正灌醉之后,便使人誣告他有罪,分掉了他的部曲兵卒,然后下獄囚禁起來。
此時,蕭紀正忙于稱帝。從大寶二年(551)十一月益州刺史劉孝勝等勸進之后,他便開始大造乘輿車服,準備登基。第二年四月,正式即位稱帝,改元天正,立長子園照為皇太子。王僧辯之弟司馬王僧略和直兵參軍徐怦認為此時稱帝過于勿忙,再三諫阻,都被蕭紀殺死。永豐侯蕭?見蕭紀如此不能容人,嘆息道:“王事不成矣!直臣,國之基地,今先殺之, 不亡何待!” 同年八月, 蕭紀用太子園照之謀, 留蕭?為益州刺史, 守成都,以子宜都王蕭園肅為副,協助守城,然后便親自帥兵東下,拉開了兄弟相殘的戰幕。
同年十一月,蕭繹見侯景已平,大局初定,亦在江陵即位稱帝,改元承圣。承圣二年 (553)三月,蕭繹得悉蜀軍東下,欲與他爭天下,恨得咬牙切齒。他讓方士畫蕭紀像于木板,然后親自用鐵釘釘其肢體,指望用這種傳統的暗算敵人的厭人之法置蕭紀于死地。又遣使向蕭紀報告侯景已平,要蕭紀退兵。使者走到巴東,卻被園照扣住,園照反其道而行之,向蕭紀謊報說: “侯景未平,荊州也為景所破,望速東討。” 蕭紀果然督促眾軍加速東進。蕭繹又遣使向西魏求援,西魏太師宇文泰見這是坐收漁利之機,欣然同意發兵,向群臣說道: “取蜀制梁,在此一舉。”于是,派大將軍尉遲迥率甲士一萬二千,騎萬匹,晝夜兼程,南下襲蜀。蕭紀所置潼州刺史楊乾運因求為梁州刺史不得,沙州刺史楊法琛因求為黎州刺史不得,均對蕭紀不滿。乾運之侄楊略乘機勸道: “今侯景初平,本應同心戮力,保國寧民。而蕭氏兄弟卻干戈相向,實乃自取滅亡之道。木朽不可雕,世衰難輔佐。不如交結關中,可以功名兩全。” 乾運與法琛遂皆潛通于魏。承圣二年(553) 五月,尉遲迥在兩人配合之下,長驅直入,進圍成都。
蕭紀率軍進抵巴東,方知侯景已平,不禁有些后悔東下,便把太子園照叫來責備一通。園照卻振振有辭地說: “侯景雖平,江陵未服。”蕭紀一想,此話也對,自己既然稱帝,怎能重新屈居人下!便決意繼續干下去。眾將和蜀兵都不愿出川去替蕭紀打內戰,蕭紀竟宣布: “再有反對東進者,一律處死!”
承圣二年(553)六月,蕭紀進至西陵,蕭繹護軍陸法和早已筑二城于峽口兩岸,運石填江,鐵鎖橫斷,阻擊蜀軍。蕭紀遂筑連城,攻斷鐵鎖。陸法和連連告急,蕭繹因王僧辯正率主力在長沙討伐陸訥,只得從獄中放出俘來的侯景大將謝答仁,封他為步兵校尉,讓他領一支兵去救法和。又派人將王琳送往長沙,使其召降陸訥,然后,復了王琳官爵,派他領兵亦去救援峽口。安排好救兵之后,蕭繹修書一封,派散騎常侍、光州刺史鄭安忠
上一篇:武王禿發烏孤
下一篇:熙宗完顏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