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惟吉》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張惟吉》人物故事小傳
張惟吉,生卒年不詳,字佑之,河南開封人,宋朝宦官。初任入內黃門,累遷殿頭、承制、內侍省押班、群牧都監、供備庫使、提舉在京諸司庫務、領恩州刺史、入內都知、如京使、果州團練使、領皇城司。曾監督滑州天臺埽治水工程,監理榷貨務。康定初年,在防御西夏李元昊進犯中,頗有建樹。精簡陜西冗兵,加強官軍戰斗力。死后追贈保順軍節度使,謚“忠安”。
〔正 史〕
張惟吉,字佑之,開封人。初補入內黃門,遷殿頭、高陽關路走馬承受公事。
護塞滑州天臺埽役,遷西頭供奉官,監在京榷貨務。知嘉州張約以贓敗,詔與御史王軫往劾其獄。還,領內東門司,為修奉章獻、章懿太后二陵承受。
時議復用李諮榷茶算緡法,乃以惟吉為內殿崇班,復監榷貨務。凡內侍領內東門,次遷勾當御藥院,而惟吉才進官,眾以為薄,惟吉欣然就職。再期,以羨余遷承制。
為趙元昊官告使,還言元昊驕僭,勢必叛,請預飭邊備。及元昊寇延州,遣按視鄜延、環慶兩路①器甲,并訪攻守利害。敵既退,夏竦、韓琦謀自鄜延深入,乘虛擊之,命惟吉募并、汾驍勇,副以土兵,輕赍赴河外。惟吉以為我師當持重伺變,不宜馳赴不測以自困。已而元昊果引去,還奏稱旨。
領皇城司②,遷內侍省押班、群牧都監,簡陜西冗兵。領軍頭引見司,遷供備庫使,盡汰軍頭司軍校之罷癃者。同提舉在京諸司庫務、領恩州刺史,為入內都知③。
高胡決,為澶州修河都鈐轄④。轉運使施昌言請亟塞,崔峰以為歲災民困,役宜緩。命惟吉按視,言河可塞而民誠困,財用不足,宜少待之,從其議。
遷如京使、果州團練使⑤,復領皇城司,卒。
惟吉任事久,頗見親信,而言弗阿徇。張貴妃薨,將治喪皇儀殿,諸宦官皆以為可,獨惟吉曰:“此事干典禮,須翌日問宰相。”既而宰相不能執議,惟吉深以為非。
贈昭信軍節度視察留后,逾月,又贈保順軍節度使,謚忠安。
《宋史》卷四六七
〔注 釋〕
①鄜延、環慶二路:鄜延,北宋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置,治今陜西延安。環慶,北宋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置,治今甘肅慶陽。②皇城司:負責皇城出入之禁令。③入內都知:官名。即入內內侍省官員。④都鈐轄:宋地方軍事統帥,負責軍旅屯戍、營防守御。⑤團練使:見本書《周懷政》注釋⑥。
上一篇:《張宗演》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張宗演》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張昭》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張昭》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