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奮》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孔奮》人物故事小傳
孔奮(生卒年未詳),字君魚,漢扶風茂陵(今陜西西安)人。少從劉歆學《左傳》。遭王莽之亂,避兵河西。光武初年,任姑減長,立節廉平,甚有德稱。至京師,官拜武都郡丞,又拜武都太守。所在稱為清平。
〔正 史〕
孔奮,字君魚,扶風茂陵人也。曾祖霸,元帝時為侍中。奮少從劉歆受《春秋左氏傳》,歆稱之,謂門人曰:“吾已從君魚受道矣。”遭王莽亂,奮與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將軍竇融請奮署議曹掾,守姑臧長。八年,賜爵關內侯。時天下擾亂,唯河西獨安,而姑臧稱為富邑,通貨羌胡,市日四合①,每居縣者,不盈數月輒至豐積。奮在職四年,財產無所增。事母孝謹,雖為儉約,奉養極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時天下未定,士多不修節操,而奮刀行清潔,為眾人所笑,或以為身處脂膏,不能以自潤,徒益②苦辛耳。奮既立節,治貴仁平,太守梁統深相敬待,不以官屬禮之,常迎于大門,引入見母。
隴、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財貨連轂,彌竟川澤③。唯奮無資,單車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謂曰:“孔君清廉仁賢,舉縣蒙恩,如何今去,不共報德!”遂相賦斂牛馬器物千萬以上,追送數百里。奮謝之而已,一無所受。
既至京師,除武都郡丞。時隴西余賊隗茂等夜攻府舍,殘殺郡守,賊畏奮追急,乃執其妻子,欲以為質。奮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終不顧望,遂窮力討之。吏民感義,莫不倍用命焉。郡多氐人,便習山谷,其大豪齊鐘留者,為群氐所信向。奮乃率厲鐘留等令要遮鈔擊④,共為表里。賊窘懼逼急,乃推奮妻子以置軍前,冀⑤當退卻,而擊之愈厲,遂擒滅茂等,奮妻子亦為所殺。世祖下詔褒美,拜為武都太守。
奮自為府丞,已見敬重,及拜太守,舉郡莫不改操。為政明斷,甄善疾非,見有美德,愛之如親,其無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稱為清平。弟奇,游學洛陽,奮以奇經明當仕,上病去官⑥,守約鄉閭,卒于家。奇博通經典,作《春秋左氏刪》。奮晚有子嘉,官至城門校尉,作《左氏說》云。
《后漢書·孔奮傳》卷六一
[注 釋]
①市日四合:每天有4次集市。合,會集。②益:增加。③彌竟川澤:竟然堆滿了山川。彌,滿。④率厲:率領勸勵;要遮鈔擊:攔截襲擊。⑤冀:希望。⑥上病去官:稱病辭官。上,上奏。
上一篇:《奕訢》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奕訢》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孫恩》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孫恩》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