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玉》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闞玉》人物故事小傳
闞玉,浙江仁和人。容貌端莊秀麗,又能詩文。玉13歲時,為避選入宮,母親將其藏在一個菜傭家中。玉兄將父留下的為玉置辦嫁妝之錢悉數揮霍一空后,又謀將玉嫁給菜傭子。闞玉為此號泣,亦不得還。闞玉得了大病,才得以回家,臨終前囑咐母親將她葬于父棺一側。后有好事者為其所作《怨歌》譜曲,名曰《闞玉操》。
〔正 史〕
闞氏女,名玉,浙江仁和人。玉端麗,能詩文。父亡,與母及兄嫂居。年十三,福王由菘帝南京,選民間女子,玉母匿諸賣菜傭家。玉父亡時,留百金畀玉兄備玉嫁①,玉兄蕩②其資,遂與傭謀字③傭子。玉在傭家尚待年,號泣求還,不可得。疾④作,始遣歸。玉垂絕⑤,語其母曰:“兒今且死,愿埋父棺側,不作傭家鬼也。”復嚼齒曰:“兄陷我!”遂卒。
玉嘗作《怨歌》,好事者以琴譜其聲,曰《闞玉操》。
《清史稿·列女傳》
〔注 釋〕
①嫁:嫁妝。②蕩:全部花光。③字:指女子許嫁。④疾:小病。⑤垂絕:臨終,臨死。
上一篇:《鐘士雄母蔣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鐘士雄母蔣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阿鄰妻沙里質》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阿鄰妻沙里質》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