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翼之母丁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吳翼之母丁氏》人物故事小傳
南朝會稽永興(今浙江蕭山縣)人吳翼之的母親,是一位非常善良有愛心,喜歡幫助他人的婦女。丁氏常做善事,如荒年分衣食給挨餓的人;收養(yǎng)同鄉(xiāng)里的孤兒;幫助貧窮的鄉(xiāng)親辦喪事等等。與人為善,與己為善。丁氏的作為對于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友愛關(guān)系,是有著積極作用的。其入史籍,當之無愧。
〔正 史〕
又會稽永興①吳翼之母丁氏,少喪夫。性仁愛,遭年荒,分衣食以飴②里中③饑餓者,鄰里求借未嘗違。同里陳攘父母死,孤單無親戚,丁收養(yǎng)之。及長為營婚娶。又同里王禮妻徐氏,荒年客死山陰④,丁為買棺器,自往斂葬。元徽⑤末,大雪,商旅斷行,村里比室⑥饑餓,丁自出鹽米,計口分賦⑦。同里左僑家露⑧四喪無以葬,丁為辦冢槨⑨。有三調(diào)⑩不登(11)者,代為輸送。丁長子婦王氏守寡,執(zhí)志不再醮。州郡上言,詔表門閭,蠲租稅。
《南史·孝義列傳·上》卷七三
〔注 釋〕
①永興:縣名。三國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以馀暨縣改名,治所即今浙江蕭山縣。②飴:通“飼”。③里中:鄉(xiāng)里。④山陰:縣名。秦置,治所即今浙江紹興縣。⑤元徽:南朝宋后廢帝劉昱(公元473—477年在位)年號。元徽末年是公元477年。⑥比室:猶言家家戶戶。⑦賦:授予,給予。⑧露:露天,在室外。⑨冢槨:墳墓和棺木。⑩三調(diào)(diao):指調(diào)粟(征收糧食)、吊帛(征收絹帛)、雜調(diào)(攤派勞役)。(11)登:完成。
上一篇:《吳猛》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吳猛》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周子寬妻黃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周子寬妻黃氏》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