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猛》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吳猛》人物故事小傳
吳猛,字世云,豫章(今江西)人,或云濮陽(今河南濮陽)人。晉代道士。仕三國吳為西安令。吳猛特別孝順父母,夏日里蚊蟲叮咬自己時不趕走它們,唯恐蚊蟲又去叮咬自己的父母。40歲時,得到術士丁義的道學神方。后又事南海太守鮑靚,復得秘法。吳黃龍年間(公元229—231年)得白云符,于是以道術大行于吳晉之間。晉武帝司馬炎(公元265—290年在位)時,把自己的秘術盡傳許遜。當時流行有很多關于吳猛的傳奇故事,如過江不假舟楫,僅以白羽扇畫水便可濟。東晉孝武帝寧康二年(公元374年)解化于宅。據說他死時形狀如生,未及大斂,尸體就消失了,或云解化成仙。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宋徽宗封吳猛為真人。
[正 史]
吳猛,豫章①人也。少有孝行,夏日常手不驅蚊,懼其去己而噬親②也。年四十,邑人丁義始授其神方。因還豫章,江波甚急,猛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畫水而渡,觀者異之。庾亮③為江州刺史,嘗遇疾,聞猛神異,乃迎之,問己疾何如。猛辭以算盡,請具棺服。旬日而死,形狀如生。未及大斂,遂失其尸。識者以為亮不祥之征。亮疾果不起。
《晉書·吳猛傳》卷九五
〔注 釋〕
①豫章:今江西。②親:指父母。③庾亮(公元289-340年):東晉穎川鄢陵(今河南)人,字元規。與王導等輔東晉元、明、成三朝。
〔相關史料〕
晉吳猛,年八歲,事親至孝。家貧,榻無帷帳。每夏夜,蚊多攢膚,恣渠膏血之飽。雖多,不驅之,恐去己而噬其親也。愛親之心至矣。
夏夜無帷帳,蚊多不敢揮。
恣渠膏血飽,免使入親帷。
《二十四孝》
上一篇:《吳大帝夫人徐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吳大帝夫人徐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吳翼之母丁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吳翼之母丁氏》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