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師成》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梁師成》人物故事小傳
梁師成(公元?—1126年),字守道,河南開封人,北宋宦官。初為書藝局宦官,略涉書史,善于奉迎,混入進士名冊之中,深得徽宗寵信,累遷至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淮南節度使。恃寵愈發變本加厲,以文墨自許,網羅知己。左右科舉,把持選部,被視為“隱相”,王黼、蔡京父子均依附于他。假公濟私,賄賂公行。欽宗即位,因梁師成對鞏固欽宗原來的太子地位有功,被留在京城,未隨徽宗東下。后欽宗迫于公議,將梁師成貶為彰化軍節度使,在赴任途中被殺。
〔正 史〕
梁師成,字守道,慧黠習文法,稍知書。初隸賈詳書藝局,詳死,得領睿思殿文字外庫,主出外傳道上旨。
政和①間,得君貴幸,至竄名進士籍中,積遷晉州觀察使②、興德軍留后。建明堂,為都監,既成,拜節度使③、加中太一、神霄宮使。歷護國、鎮東、河東三節度,至檢校太傅,遂拜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換節淮南。
時中外泰寧,徽宗留意禮文符瑞之事,師成善逢迎,希恩寵。帝本以隸人畜之,命入處殿中,凡御書號令皆出其手,多擇善書吏習仿帝書,雜詔旨以出,外廷莫能辨。
師成實不能文,而高自標榜,自言蘇軾出子。是時,天下禁誦軾文,其尺牘在人間者皆毀去,師成訴于帝曰:“先臣何罪?”自是。軾之文乃稍出。
以翰墨為己任,四方俊秀名士必招致門下,往往遭玷污。多置書畫卷軸于外舍,邀賓客縱觀,得其題識合意者,輒密加汲引,執政、侍從可階而升。王黼父事之,雖蔡高父子亦諂附焉,都人目為“隱相”,所領職局至數十百。
黼造伐燕議,師成始猶依違,卒乃贊決,又薦譚稹為宣撫。燕山平,策勛進少保。益通賄謝,人士入錢數百萬,以獻頌上書為名,令赴廷試,唱第之日,侍于帝前,囁嚅升降。其小吏儲宏亦豫甲科,而執廝養之役如初。李彥括民田于京東、西,所至倨坐堂上,監司、郡守不敢抗禮。有言于帝,師成適在旁,抗聲曰:“王人雖微,序于諸侯之上,豈足為過?”言者懼而止。師成貌若不能言,然陰賊險鷙,遇間即發。
家居與黼鄰,帝幸黼第,見其交通狀,已怒。朱勔④又以應奉與黼軋,因乘隙攻之。帝罷黼相,師成由是益絀。鄆王楷寵盛,有動搖東宮意,師成能力保護。
欽宗⑤立,嬖臣多從上皇東下,師成以舊恩留京師。于是太學生陳東、布衣張炳力疏其罪。炳指之為李輔國⑥,且言宦官表里相應,變恐不測。東復論其有異志,攘定策功,當正典刑。帝迫于公議,猶未誦言逐之。師成疑之,寢食不離帝所,雖奏廁亦侍于外,久未有以發。會鄭望之使金營還,帝命師成及望之以宣和殿珠玉器玩復往。先令望之詣中書諭宰相,至則留之,始詔暴其罪,責為彰化軍節度副使。
開封吏護至貶所,行次八角鎮,縊殺之,以暴死聞,籍其家。
《宋史》卷四六八
[注 釋]
①政和:宋徽宗趙佶的年號,公元1111—1117年使用。②觀察使,:官名。無定員,無職掌,僅為寄祿官,正五品。③節度使:官名。從二品,無定員,無實權,為武官高級虛銜。④朱勔:北宋末年大臣,號稱“六賊”之一。⑤欽宗:徽宗子趙恒。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受禪即位,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被金擄走。⑥李輔國:唐朝宦官。詳見本書《李輔國》。
上一篇:《林逋》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林逋》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梁永》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梁永》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