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林逋》人物故事小傳
林逋(公元967—1028年)字君復,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終身未仕。長年隱居在杭州西湖小孤山,以種梅養鶴自適,人稱“梅妻鶴子”。卒謚和靖先生。
林逋是宋初著名的隱逸詩人,所作多表現清幽恬淡的生活境界,逸韻高標,遠離塵俗。有《林和靖詩集》。
[正史]
林逋字君復,杭州錢塘人。少孤,力學,不為章句①。性恬淡好古,弗②趨榮利,家貧衣食不足,晏如③也。初放游江、淮間,久之歸杭州,結廬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真宗聞其名,賜粟帛,詔長吏歲時勞問。薛映、李及在杭州,每造其廬,清談終日而去。嘗自為墓于其廬側。臨終為詩,有“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之句。既卒,州為上聞,仁宗嗟悼④,賜謚和靖先生,賻粟帛。
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浹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隨輒棄之。或謂:“何不錄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竊⑤記之,今所傳尚三百余篇。
逋嘗客臨江,時李諮方舉進士,未有知者,逋謂人曰:“此公輔器⑥也。”及逋卒,諮適罷三司使為州守,為素服,與其門人臨⑦七日,葬之,刻遺句內壙⑧中。
逋不娶,無子,教兄子宥,登進士甲科。宥子大年頗介潔自喜,英宗時,為侍御史,連被臺移出⑨治獄,拒不肯行,為中丞唐介所奏,降知蘄州,卒于官。
《宋史·林逋傳》卷四五七
〔注 釋〕
①章句:章句之學,此指古籍校勘的學問。②弗:不。③晏如:安然。④嗟悼:嘆息悲傷。⑤竊:私下。⑥輔器:朝廷輔佐之才,為重臣。⑦臨:哭吊死者。⑧內壙:墓穴。⑨連被臺移出:接連被御史臺派出。
〔相關史料〕
林逋隱居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云霄,盤旋久之,復入籠內。逋常泛①小艇,游西湖諸寺。有客至,則一童子出應門,延②客坐,為開籠放鶴,良久,逋必棹小舟返。蓋常以鶴飛為驗也。逋常謂人曰:“世界間事皆能為之,獨不能擔冀與著棋”。
《宋人軼事匯編·夢溪筆談》卷七
林逋傲許洞,洞作詩嘲逋,余杭人以為中的。詩云:“寺里掇③齋饑老鼠,林間咳嗽病獼猴。豪民送物鵝伸頸,好客臨門鱉縮頭。”
《宋人軼事匯編·鄰幾雜志》卷七
林逋隱居西湖,朝廷命守臣王濟訪之。逋投一啟④,其文則儷偶聲律之式也。濟曰:“草澤之士,不友王侯,文須格古。功名之事,俟時致用,則當修辭立誠。今逋兩失之矣。”乃以文學保薦⑤,詔下,賜粟帛而已。
《宋人軼事匯編·西湖游覽志余》卷七
王居卿在揚州,同孫巨源、蘇子瞻適⑥相會。居卿曰:“‘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詠杏與桃李皆可。”東坡曰:“可則可,但恐桃杏李不敢承當耳。”
《宋人軼事匯編·直方詩話》卷七
林可山稱和靖七世孫,不知和靖不娶,已見梅圣俞序內。姜石帚嘲之曰:“和靖當年不娶妻,因何七世有孫兒?若非鶴種并梅種,定是瓜皮搭李皮。”
《宋人軼事匯編·隨隱漫錄》卷七
〔注 釋〕
①泛:漂浮。②延:引進,迎接。③掇:拾取。④啟:書函。⑤保薦:舊時大臣舉薦人材,給朝廷任用,并為其作保。⑥適:正好。
上一篇:《林紓》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林紓》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梁師成》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梁師成》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