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侃妻楊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李侃妻楊氏》人物故事小傳
楊氏,唐建中末年,李希烈反唐,時李侃為項城(今河南沈丘)縣令。面對強大的叛軍,李侃想棄城而逃。在妻子楊氏的鼓勵支持下,李侃克職盡守,保住了城池。
[正 史]
楊烈婦者,李侃妻也。建中末①,李希烈陷汴,謀襲陳州②。侃為項城③令,希烈分兵數(shù)千略定④諸縣,侃以城小賊銳⑤,欲逃去。婦曰:“寇至當守,力不足,則死焉。君而逃,尚誰守?”侃曰:“兵少財乏,若何?”婦曰:“縣不守,則地賊地也,倉廩府庫皆其積也,百姓皆其戰(zhàn)士也,于國家何有?請重賞募死士,尚可濟⑥。”侃乃召吏民入廷中曰:“令誠若主⑦也,然滿歲⑧則去,非如吏民生此土也,墳?zāi)勾嫜?,宜相與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賊乎?”眾泣,許諾。乃徇⑨曰:“以瓦石擊賊者,賞千錢;以刀矢殺賊者,萬錢。”得數(shù)百人。侃率以乘城,婦身自爨⑩以享眾。報賊曰:“項城父老義不下賊,得吾城不足為威,宜亟去;徒失利,無益也。”賊大笑。侃中流矢,還家,婦責曰:“君不在,人誰肯固(11)?死于外,猶愈(12)于床也?!辟╁?sup>(13)登城。會賊將中矢死,遂引去,縣卒完(14)。詔遷侃太平(15)令。
先是萬歲通天(16)初,契丹寇平州(17),鄒保英為刺史,城且(18)陷,妻奚率家僮女丁乘城,不下賊,詔封誠節(jié)夫人。默啜攻飛狐(19),縣令古玄應(yīng)妻高能固守,虜引(20)去,詔封徇忠(21)縣君。史思明之叛,衛(wèi)州(22)女子侯、滑州女子唐、青州(23)女子王,相與歃血赴行營(24)討賊,滑濮(25)節(jié)度使(26)許叔冀表其忠,皆補果毅(27)。雖敢決(28)不忘于國,然不如楊烈婦忼慷(29)知君臣大義云。
《新唐書·列女傳》卷二○五
〔注 釋〕
①建中末:公元783年。是年李希烈攻陷汴州。李希烈于公元782年居淮西節(jié)度使反,公元786年為部將所殺。②陳州:北周武帝改信州置。唐時治所在宛丘縣(今河南淮陽縣)。③項城:縣名。隋開皇初改秣陵縣置,治所即今河南沈丘縣。④略定:略:奪取。定:平定。⑤銳:精銳。⑥濟:成事。⑦令誠若主:縣令確實是你們的家長。⑧滿歲:謂做官任期滿。⑨徇(xun):示眾。⑩爨(cuan):燒火煮飯。(11)固:堅持。(12)愈:勝過。(13)遽:急速。(14)卒完:終于保全。(15)太平:縣名。北周以泰平縣改名。唐時治所在今山西襄汾縣西南汾城(公元633年以后)。(16)萬歲通天:為武則天年號(公元696—697年)。(17)寇:侵犯。平州:北魏置。唐時治所在今河北盧龍縣。(18)且:將要。(19)飛狐:縣名。隋置。即今河北淶源縣。(20)引:避開,退卻。(21)徇忠:縣名。唐萬歲通天二年置,治所在今河北完縣東南。(22)衛(wèi)州:北周置。唐時治所在今河南汲縣。(23)青州:漢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唐時治所在今山東益都縣。(24)行營:出征時的軍營。亦指軍事長官的駐地辦事處。(25)滑濮:滑州與濮州的省稱。(26)節(jié)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舊制,于重要地區(qū)設(shè)總管,后改稱都督,總攬數(shù)州軍事,睿宗景云年間始稱節(jié)度使。后權(quán)勢日重,總攬一區(qū)軍、民、財權(quán)。(27)補果毅:補:補授。果毅:即果毅都尉。武官名。唐代府兵制下,每府(折沖府,即地方軍府)有折沖都尉一人,為軍府之長;有左右果毅都尉二人,為折沖都尉之副。(28)敢決:果斷。(29)忼慷:意氣激昂,胸襟開闊。
上一篇:《朱寘鐇》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朱寘鐇》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李商隱》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李商隱》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