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閩粵花·桂林之旅·畫山·九馬天然迷畫師
畫山聳峙在漓江大磉灘附近東岸,在那幾乎垂直于江面的巨壁上,石紋交錯,石質斑斕,黃紅青白,濃淡相間,宛若天公大筆勾勒出九匹駿馬的身影:有的昂首長嘶,有的低頭覓食,有的伏地安臥,有的揚蹄飛奔。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且因為觀察者角度不同,想象不同,對馬的位置、數量等常有不同的發現,故耐人尋味,百看不厭。不遠魚尾峰還有“先鋒馬”,螞蝗山有“落后馬”。
廣西桂林畫山
相傳當年,孫悟空被玉皇大帝封為“弼馬溫”,到天宮看管神馬。他放縱群馬,一天,一些神馬悄然下凡,來到陽朔,見這里山青水秀,草綠苗嫩,便迷戀忘返,住了下來。日子久了,把附近的草木莊稼啃嚼一空。村民被害苦了,便聯合起來驅趕神馬。一天晚上,村民埋伏在田野里,等神馬一到,就點起火把追打。神馬走投無路,藏身避匿于石壁之間,形成了畫山的幻跡。村民派人守在這里,不讓神馬再偷吃作物。但守馬人第一天看壁上的馬是十匹,第二天看只剩九匹,第三天看又成十二匹,數目總不同,而且形狀也變來變去。因而有這樣一首民謠:“看馬郎,看馬郎,問你神馬有幾雙。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見九匹狀元郎?!边@種怪事傳到一位老畫師那里,他想只要把馬畫出來就可以知道數目了,于是從老遠的地方趕來畫馬。他花了一整天畫出初稿,誰知第二天一看,和壁上的馬完全不一樣,只得重新畫。但第三天一看又不一樣,又畫……不知畫了多少天,老畫師畫馬成癡,變成石人,這就是附近的“畫郎山”。清代畫家羅辰作詩感嘆道:“山以畫為名,畫自天公設。人間老畫師,到此寸心折?!?/p>
千百年來,神奇的畫山傾倒了無數游人,使人迷戀,使人陶醉。他們紛紛賦詩題字,繪景抒情。宋代鄒浩《畫山》詩曰:“掃成屏障幾千春,洗雨吹風轉更明。應是天公醉時筆,重重粉墨尚縱橫?!卑芽v橫壯闊的九馬畫比作“天公醉時筆”,出語驚人。明代蔣冕《畫馬》詩曰:“天間腰裊誰能畫,何處丹青有曹霸。此圖五馬盡精神,擬比前人亦其亞。綠楊陰里溪流清,洗罷相看如有情。霧鬣煙鬃齊振迅,斯須滿地長風生。駿骨神情有如此,信哉一日能千里。太平時世無烽塵,飽食安眠如畫里。”詩中稱如此有神有態的“天間腰裊”(腰裊為古時良馬)圖,就是唐代杰出的畫馬能手曹霸的畫也無法與之相比。
據說清嘉慶道光年間曾任兩廣總督的學者阮元,甚至一時性起,說:“不做總督,愿守畫山?!彼饔小肚謇焓趫D歌》:天成半壁丹青畫,幡然高向青天掛。上古何人善畫山,似與荊關斗名派。此派渾同后世皴,造物翻師唐宋人。認作名山反如假,審為古繪竟成真??v橫量去成千尺,五丁直削平無跡。古絹依稀染淡黃,巍頭重疊分青碧。清漓一曲繞山流,來往何人不舉頭?六年久識奇峰面,五度來乘讀畫舟。石渠室繪幾千卷,天上云煙曾過眼。何幸湘南見此山,眼福如今還不淺。山旁刻石擘窩書,鑒賞標題始自吾。后人來看道光款,傳出清漓石壁圖。
上一篇:莽莽關外山·遼西之旅·鳳凰山·九鳳朝陽侍龍城
下一篇:厚厚三晉土·晉北之旅·九龍壁·九龍壁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