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帝淑媛路惠男》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宋文帝淑媛路惠男》人物故事小傳
路惠男(公元412—466年),以色貌選入宮中,生宋孝武帝后被封為淑媛。孝武帝時為皇太后。前廢帝時為太皇太后。明帝時為崇憲太后。路惠男身歷四朝,但在政治上沒什么建樹。她對路氏家族的情況比較關心,在她的影響下,路氏中封侯拜爵者不乏其人。路氏終年55歲,被謚為昭皇太后。
〔正 史〕
文帝路淑媛諱惠男,丹陽建康①人也。以色貌選入后宮,生孝武帝,拜為淑媛。年既長,無寵,常隨世祖出蕃。世祖入討元兇,淑媛留尋陽。上即位,遣建平王宏奉迎。有司奏曰:“臣聞歷集周邦,徽音克嗣,氣涼漢國,沙麓發祥。昔在上代,業隆祚遠,未有不敷陰教以闡洪基,膺淑慶以載圣哲者也。伏惟淑媛柔明內昭,徽義外范,合靈初迪,則庶姬仰耀;引訓蕃閫,則家邦被德。民應惟和,神屬惟祉,故能誕鐘睿躬,用集大命,因靈根于既殞,融盛烈乎中興。載厚化深,聲詠允緝,宜式諧舊典,恭享極號。謹奉尊號曰皇太后,宮曰崇憲。”太后居顯陽殿。
上于閨房之內,禮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內,故民間喧然,咸有丑聲。宮掖事秘,莫能辨也。
孝建二年,追贈太后父興之散騎常侍,興之妻徐氏余杭縣廣昌鄉君。大明四年,太后弟子②撫軍參軍瓊之上表曰:“先臣故懷安令道慶賦命乖辰,自違明世。敢緣衛戍請名之典,特乞云雨,微垂灑潤。”詔付門下。有司承旨奏贈給事中。瓊之及弟休之、茂之并超顯職。太后頗豫政事,賜與諒之等財物,家累千金,居處服器,與帝子相侔。
瓊之宅與太常王僧達并門。嘗盛車服衛從造③僧達,僧達不為之禮。瓊之以訴太后,太后大怒,告上曰:“我尚在,而人皆陵我家,死后乞食矣。”欲罪僧達。上曰:“瓊之年少,自不宜輕造詣。王僧達貴公子,豈可以此事加罪。”
大明五年,太后隨上巡南豫州,妃主以下并從。廢帝即位,號太皇太后。
太宗踐阼,號崇德太后。初,太宗少失所生,為太后所攝養,太宗盛心祗事,而太后撫愛亦篤。及上即位,供奉禮儀,不異舊日。有司奏曰:“夫德敷于內,典章必遠;化覃于外,徽號宜宣。伏惟皇太后懿圣自天,母儀允著,義明八遠,道變九圍。圣明登御,景胙攸改,皇太后宜即前號,別居外宮。”詔曰:“朕備丁艱罰,蚤嬰孤苦,特蒙崇德太后圣訓撫育。昔在番閫,常奉藥膳,中迫兇威,抱懷莫逐。今泰運初啟,情典獲申,方欲親奉晨昏,盡歡閨禁。不得如所奏。”尋崩,時年五十五,遷葬東宮,門題曰崇憲宮。上又詔曰:“朕幼集荼蓼,夙憑德州,龕虣定業,實資仁范,恩著屯夷,有兼常慕。夫禮沿情施,義循事立,可特齊衰三月,以申迫仰之心。”謚曰昭皇太后,葬世祖陵東南,號曰修寧陵。
先是,晉安王子勖未平,巫者謂宜開昭太后陵以厭勝,修復倉卒,不得如禮。上性忌,慮將來致災。泰始四年夏,詔有司曰:“崇德昭太后修寧陵地,大明之世,久所考卜。前歲遭諸蕃之難,禮從權宜。奉營倉卒,未暇營改。而塋隧之所,山原卑陋。頃年頹壞,日有滋甚,恒費修整,終無永固。且詳考地形,殊乖相勢。朕蚤蒙慈遇,情禮兼常,思使終使之義,載彰幽顯。史官可就巖山左右,更宅吉地。明審龜筮,須選令辰,式遵舊典,以禮創制。今中宇雖寧,邊虜未息,營就之功,務在從簡。舉言尋悲,情如切割。”有司奏:“北疆未緝,戎役是務,禮之詳略,各沿時宜。臣等參議,修寧陵玄宮補治毀壞,權施油殿,暫出梓宮,事畢即窆,于事為允。”詔可。
瓊之為衡陽內史,先后卒。廢帝景和中,以休之為黃門侍郎,茂之左軍將軍,并封開國縣侯,邑千戶。又追贈興之侍中、金紫光祿大夫,謚曰孝侯;道慶散騎常侍、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謚曰敬侯。立道慶女為皇后,以休之為侍中,茂之黃門郎。太宗廢幼主,欲說太后之心,乃下令書曰:“太皇太后蚤垂愛遇,沿情即事,同于無屬。前車騎咨議參軍路休之、前丹陽丞路茂之,崇德密戚,蚤延榮貫,并懷所勛,宜殊恒飾。休之可黃門侍郎,領步兵校尉;茂之可中書侍郎。”太宗未即位,故稱令書。茂之又遷司徒從事中郎,休之桂陽王休范鎮北咨議參軍。太宗殺世祖諸子,因此陷休之等,宥其諸子。
《宋書》卷四一
〔注 釋〕
①建康:故城在今江蘇省南京市。②弟子:這里指兄弟之子。③造:詣;訪問,來訪。
上一篇:《宋仁宗皇后曹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宋仁宗皇后曹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宋高宗皇后吳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宋高宗皇后吳氏》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