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跡”的由來
漢光武帝的時候,有一員猛將叫耿弇,他為建立東漢政權立過不少的功勞。有一回,他帶兵去平定張步的叛亂,在祝阿進行大戰,他幾乎都快失敗了,但是頑強地堅持著,并安排伏兵等待時機。經過艱苦努力,張步敗逃。耿弇又用伏兵追擊,張步被追得狼狽逃竄。
漢光武帝劉秀為鼓勵士氣,就親自到前線勞軍,在慰勞的儀式上,勉勵了耿弇一番。
劉秀緊握著耿弇的手,極為親熱地說:“昔韓信破歷下以開基,今將軍攻祝阿以發跡。”意思是說:從前韓信攻下歷下城,奠定了西漢的基礎;今日將軍攻克了祝阿這地方,也意味著是咱們事業的開端。
接著,漢光武帝還講了許多,說這兩個地方都是從前齊國的邊界,兩人的功勞都很相似。把耿弇與古代的名將韓信相比,極力贊揚了耿弇。
漢光武帝還回憶起耿弇提過的作戰計劃,他十分感慨地說:“想當年,你在南陽所提的作戰方案,實在是很好的。當時不少人都覺得這方案難以實現。可是有志氣的人到底是成功了!”漢光武帝的話,肯定了耿弇原先的建議,給耿弇很大的鼓舞。
皇帝慰勞軍隊以后,官兵的勁頭更足了。他們又緊緊地追擊張步,把張步逼得走投無路,被迫投降。耿弇收編了張步的軍隊,平定了山東一帶地方,勝利地返回到都城。
這段史實中,漢光武帝所講的“將軍攻祝阿以發跡”一句中有“發跡”一詞。這“發跡”原意是立功揚名,指事業上的發展。現在一般形容人由貧窮到開始顯貴,或者事業由不發達到開始發達起來的情況。如:他是最近幾年才發跡的。
上一篇:“匱乏”的出自
下一篇:“器重”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