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地理文化·采石磯
“長江三磯”之一,著名風景勝地。原名牛渚磯。在安徽馬鞍山市區(qū)西南7公里的翠螺山麓。相傳古時有金牛出渚而得名,又因此處盛產(chǎn)五彩石,三國東吳時,改今名。與南京燕子磯、岳陽城陵磯合稱“長江三磯”。山石陵江稱作磯。磯懸峭壁,天門對峙,形勢雄險,絕壁下江流洶涌澎湃,驚濤拍岸,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史籍載:隋代韓擒虎滅陳,宋代曹彬攻南唐,宋朝虞允文大敗完顏亮,明朱元璋三打采石磯,都發(fā)生于此。唐大詩人李白晚年居當涂時,常來此游覽,詩作甚多。民間傳說李白酒醉跳江捉月而死于此。為紀念李白,唐元和年間于磯上建太白樓(又名謫仙樓)。經(jīng)歷代修葺,至今猶存。這里山石崢嶸,松竹滴翠,風光十分優(yōu)美。有賞詠亭、詩圣亭、三臺閣、虞公祠、廣濟寺、三元洞等景點可供玩賞。歷代名人除李白外,梅堯臣、沈括、陸游、文天祥等都曾來此游覽,并留下大量詩作。解放后辟為公園,對文物古跡進行了修整。江南著名的“三樓一閣”之一的太白樓現(xiàn)已煥然一新,精心雕琢的李白一尊站立、一尊半臥的黃楊木像,代替了被毀的泥塑,如今的采石磯,正以迷人的氣質和氣勢吸引著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地理文化·酒泉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外交文化·金法郎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