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廬山
著名風景勝地之一。又名匡山,或匡廬。在江西九江市南。飛峙長江邊,緊靠鄱陽湖。相傳周代曾有匡氏兄弟七人在此結廬隱居,故名。有漢陽、香爐、五老等峰并立,以漢陽峰為最高,海拔1474米。廬山自然風光優美,山上峰巒巍峨秀麗,滿山錦繡盛裝;山嶺延綿兀立,峰危聳天,森林古樹成蔭,溪澗湖潭,流泉飛瀑,可謂“匡廬瀑布甲天下”。云霧縹緲,瞬息萬變,千古詠為奇絕,故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秦漢以來即為游覽勝地和僧道棲息修煉之所。東漢時,已是中國佛教中心之一,凈土宗祖庭即今存東林寺;南北朝,是南天師道發源地,道場就在今簡寂觀。歷代文人、墨客、學者如陶淵明、謝靈運、李白、白居易、范仲淹、蘇軾、朱熹、文天祥、徐霞客以及眾多高僧名道,無不慕名前來游覽、講學、傳法、修煉,并留下大量詩文和遺跡。名勝古跡遍布山間,著名的有白鹿洞,仙人洞,三迭泉,含鄱口,龍首崖,牯牛岑,東林寺等。新中國成立后,整修擴建風景點和興建療養院,已成為國內外最有名的旅游和療養勝地。廬山林木蔥籠,氣候宜人,新辟為廬山植物園,為我國南北植物馴化基地之一。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嵩山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應縣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