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宗教文化·薩迦派
中國藏傳佛教宗派之一。薩迦在藏語中為“白土”之意。因該派主寺薩迦寺建在白土地上而得名。又因該教派寺廟圍墻涂有象征文殊、觀音和金剛宇菩薩的紅、白、黑三色花紋,俗稱花教。該派創始人為昆·貢卻杰布,創立于11世紀。此后教主由貢卻杰布家族世代相傳。貢卻杰布之子貢噶寧布確立了該派體系,被視為“薩迦五祖”的初祖。貢噶寧布的次子索南孜摩為薩迦二祖,三子札倫堅贊為薩迦三祖,四子的長孫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封為帝師,并領西藏十三萬戶,掌握西藏政教大權。14世紀中,該派勢力漸微,其地位被噶舉派帕竹支系所取代。14世紀后半期起,因出現了許多知名學者才使該派得以維持并有所發展。該派主要弘揚“道果”教授等顯密教法,但學者的見解存在分歧。曾于1550年設德格印經院,刊刻藏傳佛教經書及其他書籍1000余種,對保存藏傳佛教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茶的故鄉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蓬萊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