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茶的故鄉
中國是世界上種茶、制茶和飲茶最早的國家,是茶的故鄉。古稱荼,又名槚、莈、茗、荈等。茶最初被當作一種藥材。最初稱茶為“苦荼”。后在長期醫藥實踐中,認識到茶不僅可以治病,且清熱解渴、富有清香味道,是一種很好的飲料,遂大量種植、采制,并養成飲茶習慣。西漢時期,茶已從藥用過渡成為一種飲料。公元前59年,王褒《僮約》中的“烹茶盡具”,“武都買茶”,是茶已作為飲料和商品的最早記載。8世紀時,飲茶之風已盛行全國。758年,被稱為“茶神”的陸羽著《茶經》專著,對飲茶的歷史,茶的起源、性質,茶的產地,采茶的器具,制茶的過程,飲茶的方法,所用的茶具等,都做了比較全面系統地論述,是中國茶史上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茶的專著。唐末韓鄂著《四時纂要》中記述了茶園的設置和栽培方法,表明中國植茶技術在一千多年前已達很高水平。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臟腑辨證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宗教文化·薩迦派